怒火:私法正義,敬逐漸消逝的香港原味

2021-10-30  吳文智 

 

隨著越來越多香港電影團隊「北漂」北京或上海,以更高預算、更大製作規模、更多中港混搭組合卡司、沿襲傳統港片公式,試圖混血打造「偽港片」、收編「港片魂」時,回歸香港拍攝的陳木勝遺作《怒火》,不管在技術或題材內容上,還是讓我們看見香港電影人試圖延續的警匪片精神火種。

何謂偽港片?就像充滿商業頭腦的導演王晶,近年「作品」幾乎就在消費老港片,例如《賭城風雲》系列就是吃《賭神》、《賭俠》等賭片老本,《追龍》系列則消磨香港黑社會片題材;當然,在商言商無可厚非,但今年《金錢帝國2》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反貪情節安排不僅打黑甚至還打台,結局變成探長雷洛在逃到台灣前被捕(真實人物五億探長呂樂或《雷洛傳》都是逃到台灣),不僅是「港皮中骨」偽港片最佳例證,更根本成為呼應大外宣的「主旋律電影」。

北漂的香港電影人作品自是要遵守中國電影官方政策,「不能歌頌反派人物角色與犯罪行為」可說黑幫電影與警匪片的緊箍咒,而最擅長精彩動作打鬥與激烈槍戰場面,游走在黑白兩道灰色地帶的港片,自然是動輒得咎、倍感掣肘。然而陳木勝遺作《怒火》表面看似遵守官方規則其實暗地遊走灰色地帶,透過以身試法伏誅/殉葬的大反派,(偷偷)歌頌了反派英雄私法正義的浪漫。

 

 

《怒火》表面是探討黑白對立的香港警匪片,一方是堅持絕對守法的警務人員「邦主」(甄子丹)團隊,一方則是以暴制暴的匪徒「敖哥」(謝霆鋒)團隊,隨著劇情揭露敖哥團隊也出身警務,剛開始有一瞬間還會讓觀眾以為又是無間道臥底題材,但很快就揭曉:原來敖哥眾人當初在長官逼迫下為救肉票而過度執法,最後卻被長官出賣與肉票背叛,於是敖哥團隊服刑出獄後背負恥辱與恨意,打算以「私法正義」展開復仇,卻遭邦主「守法正義」從中阻撓······

《怒火》眾反派的伏誅,初看當然是歌頌讚楊「堅持守法正義」,然則就是代表「絕對白」邦主當初的顢頇,造成「白帶黑」跳樑小丑們橫行,原本心向正義的敖哥就此墮魔「白轉灰轉黑」玩起「私法正義」~~最諷刺的是,「絕對白」邦主(猜這代表誰?)其實破案過程也一路遊走在灰色地帶,只是他自由心證覺得自己沒超過底線,而這底線又是他自己跟長官說了算······

 

 

雖然不能歌頌反派,但《怒火》盡力以最大篇幅兩方對照形塑英勇與義氣,幾場飛車追逐與激烈槍戰,都可以看到敖哥兄弟們互相掩護撤退與犧牲自我的熱血,篇幅幾乎比邦主警方團隊們還多(閒話一句,片中還有不知是看槍戰還是看拍片的香港街頭圍觀人群,這絕對是傳統幫派港片獨特奇觀);最精彩當然還是謝霆鋒與真子丹的最後對決,甄子丹的動作設計就不用說,最特別是給了謝霆鋒一大段抗訴甄子丹的「白與黑」質疑獨白,表面上是詮釋角色本身「灰色性格決定命運」最後選擇走向毀滅的必然悲劇,但我寧願相信,他其實更代表了香港電影面對絕對體制的抗議控訴。

而結局看似甄子丹角色勝利,但觀眾心中一把淚絕對是謝霆鋒啊~~

 

example
導演陳木勝,華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