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圖書出版業產業整體產值不但未像筆者動態牆上多數出版業者所哀嘆的大幅衰退,反而在財政部統計上還有小幅提升;這種反差要如何理解?(示意圖/Image via Shutterstock.com)
我的動態牆上幾乎每個出版相關的消息來源,都在爆料今年的出版業績大幅下滑,不只是小型出版、大型出版,連一向在風口上的電商通路,今年的圖書銷售也以十幾二十趴的幅度下滑。業內編輯都在慨嘆,好不容易熬過了疫情,卻沒能像旅遊業那樣迎來復甦的榮光。
但很奇怪的,去財政部查詢全國圖書出版業(不含報紙、雜誌)發票交易金額,今年一至八月的總額卻以 2.09% 的藍字,翻轉去年同期的衰退。
財政部的出版業發票統計,雖然有很多人懷疑這個數字是否足以代表產業的全貌,不過因為這幾年來,這個數字所依據的統計標準並未改變,因此不管這個數字是否代表全貌(事實上我認為已經相當程度代表了產業的全貌),但絕對足以反映出版產業歷年產值的興衰波動。
產業整體產值不但未像我的動態牆上多數出版業者所哀嘆的大幅衰退,反而在財政部統計上還有小幅提升;這種反差要如何理解?
一個可能是某邊的數字出錯(但這不太可能,業者沒必要謊報自己業績衰退,尤其大型或上市業者);另一個可能則是,衰退的都喊痛出聲了,而逆勢成長,以致於把整體產值都拉更高的業者,則鑑於大家都在哀嘆,不好意思宣揚自己業績豐收。
結合我所知道的業績成長,加上幾大通路端的萎縮訊號,我們可能要開始推論幾個殘酷的現實。首先是有人適應了疫情後的市場趨勢,因此在新環境中活得特別滋潤;如果你的公司不幸不在此列,那麼你該做的恐怕不是哀嘆,而是警惕:為什麼有些公司可以成功,而我們卻不行?
第二則是,恐怕此刻正是出版業面對數位轉型的第一個驗收期。那就是當你的讀者棄紙本而去的時候,你是否能真正思考如何提供真正有效益的解決方案,以滿足讀者不變的需求?例如,讀者拋棄了紙百科,卻在數位時代全面擁抱了線上搜索找答案,因而創造了世界最大市值的廣告科技公司──古哥。
數位轉型並不是要大家全部都變古哥,而是要真正理解你的讀者當年為什麼買書,而現在為什麼不。並不是大家不需要查資料,而是查古哥效率太高;不是大家不需要做菜,而是去食譜網站收穫更多;不是大家不再需要健康常識,而是線上有太多基礎甚至專家的解答……
第三個現實是出版業確實是台灣尚存少數跟不上時代的行業。
首刷發行量無法精準確定;新書銷售回報數字無法推估再刷風險;退書率半年後才知分曉;至今我們沒有任何工具可以即時知道出版業產值的變動;類型圖書的長期波動趨勢;各公司的存活狀況是賺是賠;產業就業人口是增或減;平均薪資是升或降;整個產業鏈包含外包接案工作者到底有多少人口;讀者閱讀率是成長或衰退;轉移到數位的閱讀行為幅度多大;各公司實現轉型的程度有多少;版權銷售、引進狀況是出超還是入超;我們對中國的實體書、電子書、版權交易是又是買得多還是賣得多?······
台灣的出版產業年鑑,通常是去年發包,做到今年,發布的則是前年的產業概況。在這種瞬息萬變的時代,特別顯得像一齣荒謬劇,而作業的人偏偏又認真無比地努力完成這個荒謬劇本。
即時、可靠的產值、產業變動速報在哪裡呢?沒有數字,沒有管理,也無從應對。都是在迷霧中自然碰撞。
台灣的電影業票房過去也是籠罩在黑幕之下,直到二〇一四年開始,片商與文化部著手推動《電影法》修法,要求全國戲院即時提供票房資料予文化部的電腦票房統計系統,一五年《電影法》修正通過,一七年以後,台灣電影票房每周都會發布精準的上周院線票房。
這其實是個極好的解題思路,與其花費龐大力氣做問卷、搞統計、加民調,兩年才得到早已失去時效的產業統計數字,不如透過修法的方式,要求全國出版及零售業者,每月定期提供業績速報,由文化部指定的組織彙整統計,並公開提供業者、部會及產業研究者分析、判斷、決策之用。
業者業績速報至少應該包括:本月營收、淨利、紙書分類營收、電書營收、非書營收、版稅收支、版權進口與出口書種數與金額、庫存增減、退書率、本月新書種(含翻譯書及大陸版引進書)、舊書改版數、新簽約書書種與金額······數字雖然囉唆,但對會計部門執行並不困難。
這些數字即使是業者自我分析,也會有重要價值;彙整全國統計,每個月就可以當場看出產業淡旺,市場榮枯,累積多年更能夠即時觀察長期變動趨勢。台灣盛極一時的出版產業將走向何方,實在不應該等待兩年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