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1975年9月,書評書目出版社從博愛路搬遷至南京東路3段96、98號2樓。


台灣第1本專業書評雜誌《書評書目》1972年發刊詞:
「書評書目,顧名思義,我們將以三分之二的篇幅刊載書評,其餘的刊登書目。書評部分,論述、評介、讀書隨筆,都是我們想努力開墾的,一方面我們將提倡知性的評介,同時也不忽略感性的讀後感,我們相信一鱗半爪的吉光片羽,其價值固不若認真的嚴肅書評,然而亦有親切、可愛處,這樣,無形中也等於擴充了我們的稿源,不必一定要具備高深學位或專門知識,才能在我們的刊物上發表作品,任何人──只要喜歡書,我們都歡迎你寫下對書的印象和感受,使別人也來分享你愉快的心得,我們希望所有愛書的人都是我們的伙伴,這本雜誌是屬於愛書的人的!」

《書評書目》年表:
《書評書目TAIWAN REVIEW of Books》2021年發刊詞:
「書評書目TAIWAN REVIEW of Books作為線上型雜誌,復刻七○年代《書評書目》的內容和精神,延續它『對知識的崇敬、對書本的喜愛,以及做為一個知識份子對社會應盡的責任』;整份線上雜誌的調性走向「誠實、自由思考」的精神,努力成為讀者『可以信賴的知識來源』,關注台灣的書,為『書的朋友』,提供專業的書評──希望論述、評介、讀書隨筆,為讀書的人提供閱讀樂趣,感受書和知識給人的那種純粹美好又迷人的款待。」
開啟《書評書目》數位版始末:
回顧台灣文學史,發刊於1972年的《書評書目》,其最大特色在於包容性,以書和當時的知識狀態作為範圍,開闢出寬廣的文化內容。《書評書目》內容富有多樣性,即時反應出時代所關心的議題,讓台灣出版界看到讀者的需求,讀者也能在書與評論之間,找到閱讀的意義。
在尚未有金石堂和誠品的年代,《書評書目》做到了為讀者選書的價值與意義。此時創辦《書評書目》數位版,不是只有復活《書評書目》紙本,更希望以新的形式,保留台灣70~80年代的書評史料,新增台灣作家、譯者和學者的文章,為台灣讀者提供以知識和文化為本的閱讀平台。
「書評書目TAIWAN REVIEW of Books」是一個全面探索關於書的平台及線上刊物,希望能為台灣讀者、作者及出版社,提供具文化意義的閱讀環境,保護那些以文字守護知識、書寫時代意義的寫作者。

──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楊照

70~80年代,佔據愛書人士閱讀時光的《書評書目》雜誌(1至100期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