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義大利杜林(Turin)書展現場(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本屆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入場人次雖然滑落,但平均採購量卻增加,總體算是在疫情爭議中開幕,在意外業績還不錯中落幕。
不過台灣歷來對書展的思考其實還是太少,這使得做門面(文化部),做生意(各出版社),做市集(讀者)和做交流(產業從業人員),常常顧此失彼,缺乏從大視野衡量整體情勢的智慧。
書展在普通讀者的角度看,就是一次找書,一站購足的概念,這個市集屬性當年從國際學舍書展以來,傳衍至今依舊鮮明。但市集原本是在資訊欠流動年代的交易模式,一次市集,讓供需兩邊同時聚合,最大化降低書找不到讀者,讀者也找不到書的困難。而在這個時代還有這種必要嗎?
且不說現實上書展始終是大社佔有最大的攤位,贏得最顯著的關注,小社多年來常態不受重視,漸漸也不再參加;於是你在書展能找到的書,永遠跟主流市場上出現的書單沒有太多差異。那些想要尋寶,挖掘獨特書種的愛書人願望,在書展會場差不多已經難以完成。
出版社需要業績,讀者需要多元書單,而國際書展越來越難完成這樣的目標。這是台北書展的第一個問題,沒有人認真思考這個產業應該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越來越嚴重的產業困難。
連帶這也成為第二個問題的一環,那就是產業近十年來面臨數位環境的狂暴襲擊,許多過去紙本生龍活虎的利基市場都已經崩潰(工具書、資訊書、實用書,甚至文學書等),產業逐漸大型化(現在台灣最大規模的前百分之八的出版社,出版了全年度百分之八十的書種),活躍的小出版社幾乎在市場上消失,經營環境日漸困難──產業將往何處去?
這個問題沒有人討論,當然也沒有人回答,業界各憑本事,自謀生路。台北書展(包括文化部和基金會)握有業界最豐厚的資源,理當義無反顧集合業界智慧,共同思考產業的出路。而不是在既有格局中艱困求活。
從上個世紀進入出版業,我就明白台灣出版業核心的問題,既不是出書量太多,也不是出版社以書養書塞書太多,而是書找不到讀者,讀者找不到想要的書的問題。
任何時候市場上都會有各種細分領域所需的已出、剛出的書,但書店的陳列空間就那麼大,大手筆一點的新書平台同一時間最多也就陳列三百種,台灣每年進入店銷市場的二萬多種新書,平均下來每種書只能在新書區曝光五天。如果你的書不是知名作者、暢銷書榜,連擠上去的機會都沒有;但明明它有讀者啊,讀者卻沒機會看見它。
過了新世紀之後這個問題加倍嚴重,現在不只可鋪貨的實體書店變少了,連想逛書店找書的愛書人也減少了──不是愛書人消失了,而是他們用社群篩選的方式省下了找書的麻煩。
全世界著名的案例像亞馬遜的各種關連書推薦,對岸的豆瓣網,你都可以從一本書,或一個主題延伸追蹤出無數你不知道的在該領域的知名書單。
台灣雖然社群很發達,但不幸,書的社群卻很匱乏,書的關連推薦更加匱乏。我不曉得為什麼阿來的關連書推薦始終做不好,而許多網站嘗試過的類似豆瓣網那樣的書的社群,也從來沒成功過。
但隨著中國言論緊縮,豆瓣網上的發言動輒被鎖、消音,許多人都感嘆豆瓣網的美好時光已然消逝。華文世界其實只剩下台灣有條件製作一個真正言論無禁區的關連式讀書社群網站,連結台灣的愛書人,吸引全世界渴望自由分享、吸收的讀書人口。
這樣的網站不只是書的網站,而是以知識、興趣為主題,透過書的串連,而成為知識分享的社群。
作者可以在那裡建立粉絲團,讀者可以在那裡找到最新的或在你出生前出版的書單,出版社可以經營頻道,書店也可以開在上面建立自己選書的口碑。
整個華文世界真的只剩下台灣有條件做這件事了。他的效益不只是書可以找到讀者,讀者可以找到書,也是知識與興趣可以在上面快速連結分享,直接找到可以請益的專家。
關於出版產業要往何處去的問題,現在最明顯的趨勢就是產值腰斬,業界活躍出版社數量減半,新書量如果扣除舊書改版也急遽下滑。仔細分析,崩盤的差不多都是工具、檢索、實用,那些你可以用古哥一句話問到答案的內容,差不多都從紙書市場消失了。
而剩下的呢?同樣面臨數位科技無情的衝擊。文學書過去是整個「故事產業鏈」的龍頭,暢銷書帶頭,電影、電視改編接棒,轉播到華人市場,賣出日、韓、泰版權,出版社總括其成。現在問一下最熱門的電視劇,陸劇、韓劇,哪些是由出版社授權?
現在大部分熱門劇都已經是「 IP 化」的改編,他的源頭不再是出版社,而是類似「起點中文網」之類的巨大平台。出版社從故事產業鏈的火車頭,瞬間被超車變成 IP 經營者授權的對象。
產業從業者如果沒有警覺,這個池塘只會越來越小。台北書展應該忘記自己做為市集拉客的舊功能(這個功能應該留給別人做),重新專注於思考產業的未來。
書展應該有故事產業鏈上下游業者的交流市集,不只邀來影視業者,舞台劇、紀錄片導演、遊戲開發業者、漫畫家,還有創作者也應該全部邀請。讓出版社用三分鐘快講的方式,向可能的改編者介紹手上持有的作品。也讓改編業者介紹各自經營的市場。
當然國外的改編業者也可以邀請,不過更重要的應該是邀請國外的版權代理、作家及 IP 經紀人。他們才是跨國銷售版權、改編權的關鍵力量。
這種媒合供需的實體市集,才是台北國際書展應該努力的方向。
至於產業的未來,好好邀請古哥地圖、iCook網站、背包客棧、線上課程平台,請這些公司分享他們是如何吃掉紙本市場的故事。
出版市場並不是紙市場,太過關注紙的交易使得我們對出版真正的價值失去了理解,反而去捍衛外在的皮囊,而眼看著不拘於形式的科技業者,攻城掠地侵吞了原本紙書的市場而我們一籌莫展。
不應該執著於舊媒體,應該執著的是讀者使用這些媒體的動機,找到需求,用任何方法去滿足。這才是出版業真正的價值。出版的價值並不是印出紙張書。
台灣已經有許多業者開放了心胸,做課程,做遊戲,發群募,辦行程,開講座,作經紀人,還有什麼可能性呢?出版的產業鏈不應該再侷限於印刷、裝釘、發行、物流、書店;而將會包括社群專家、開店平台、資訊業者。能不能邀請每年成功(吃掉出版紙書市場的)案例來分享他們怎樣辦到這件事的呢?
讀書使人長智慧,製造書的人理當擁有更過人的智慧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