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者文化/遍路文化傳媒 創辦人李亞南 (圖片提供:漫遊者文化)
編輯前言:
或許你也曾經好奇過,書是怎麼被作者書寫、被編輯發現,最後送到每一位讀者手中?在成書的過程中,又有什麼可以說給讀者聽的故事?新匯流書講堂與與誠品信義店,在七到九月間舉辦的「閱讀一本書的故事」講座,邀請到六位出版界總編輯,與聽眾們分享他們編選過的書,以及出版的故事。
採用「覆面書」的模式,在講座開始前,讀者並不會知道總編輯所要分享的書籍,而是透過講座名稱、總編輯親筆寫下的「感想」,猜想「這是一本怎麼樣的書」、「這本書的故事」。
講座「我的閱讀多重宇宙」由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主講,在英雄與故事的多部作品中穿梭,開啟編輯與閱讀的多重宇宙。
《史詩與英雄:從作家到角色,大師帶你讀20部經典巨作,深入角色核心與故事精神》(漫遊者文化出版,2019年10月)
「編輯是什麼?為什麼要當編輯?你編書的目的是什麼?為誰而編?編出什麼樣的書?你最想編出什麼書?你編過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書?你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又是哪本書?」講座一開頭,李亞南總編就拋出了好幾個問句,走在「編輯」的路上,總是免不了會遇上這些問題,而今天的講座,則是要詢問李亞南那個最難的問題「你覺得哪本書對你來說別具意義?」
「我覺得編輯最大的問題就是愛太多書了。」每一本書都是自己的孩子,就算內心真的有喜愛程度的差異,但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本書都有其特殊之處。若是必須為了上述那些「編輯的十萬個為什麼」提供一個回答,李亞南引瑪格麗特・愛特伍《與死者協商》為例,就算書中從70幾個作家身上找到了寫作的理由,但那些答案都不夠「本質」,而真正的解答終究是困難的。
「大部分的書對我來講,都是一場旅程。」從找書、構想一本書的樣貌、找譯者、寫文案、封面設計、寫新書介紹、與通路討論行銷訴求,在過去甚至有真實的「旅程」,為了想要出版的書飛到國外,接受作者及國外出版社口試以取得授權等等,這些過程就算李亞南已經不再擔任執行編輯,還是能夠在一本書誕生的旅程裡面得到一些經驗,在書出版前不斷的反覆思索、溝通、討論,才是身為一個編輯最大的樂趣,直到書正式出版,「你的書不再是你的書」之後,編輯的人生會留下的那些「什麼」才是每個編輯最重要的本質。
在這場講座當中,分享了三本對她來說留下了一些「什麼」的作品,這三本書分別是喬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神話的力量》以及哈洛.卜倫的《史詩與英雄》。乍看之下,讀者跟聽眾都可以很容易看出李亞南選擇這三本書有其脈絡,他們的主要核心就是英雄「英雄」,但其實在這層脈絡之下還隱藏了一層基底,也就是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故事」。
李亞南從《史詩與英雄》開始談起他為這場講座選擇這三本書的心路歷程,漫遊者出版社簽下《史書與英雄》之後,過了五年都還無法出版,因為這本書的難度實在太高,就算特地邀請了知名譯者宋偉航出手,編輯也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終於完整此書,她稱之為這是一本「只適合在外文系或深度文好愛好者間開讀書會」的書籍,在講座中其實很難完整呈現。另一本《神話的力量》由坎伯和莫比爾兩人對談的紀錄片整理、剪接、編輯而成,在喬瑟夫.坎伯所有的作品當中,是較為平易近人的一本,李亞南在選擇這本書的同時,想要呈現給聽眾的其實是內容當中「英雄」的部分,這使得她不得不面對另一本坎伯的作品《千面英雄》,所以最終這場講座的基礎,就建立在李亞南「對英雄的理解與著迷」之上。
「我覺得所有東西對我來說,都可以變成故事。」透過故事去理解知識,是李亞南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不論是幼年時期的神父佈道,還是就讀哲學系時教授講述的希臘羅馬史詩,知識成為一段段的故事在支撐著她,而那些故事裡面的主角,就是「英雄」。
《千面英雄:70年經典新編紀念版,從神話學心理學到好萊塢編劇王道》(漫遊者文化出版,2020年6月)
我最早知道他(她),是在神話裡,在悲劇裡、在無數波瀾壯闊的故事裡。
他(她)總是在旅途中,他(她)踏上冒險的征途、或是歸鄉之路、或一去便是永恆的流浪。
他(她)選擇與自然的法則對抗,挑戰不朽的神祇,他(她)總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詩人歌頌他(她),哲學家思考他(她)、藝術家、電影導演、漫畫家,為他(她)著迷癲狂,
而我,透過閱讀,發現他(她)為我的世界,開啟了一重重的宇宙⋯⋯
英雄為他開啟世界、開啟多重宇宙,對李亞南來說並不是隱喻。「但,甚麼是『英雄』?英雄,從何而來?」在《神話的力量》當中提到,因為英雄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英雄成為故事裡的主角,正是因為其不凡,才得以在神話或史詩當中成為主角,正如哈洛.卜倫為史詩下了一個很好的定義:「所謂『史詩』,在我看,定要都要落在『豪壯』(heroism)這條件上面」,「豪壯」正是英雄得以在故事當中成為焦點的原因,也是史詩之所以成為史詩的要素。那對於李亞南來說「英雄」的定義究竟是什麼?「不論是跟神對抗、跟自然對抗、跟定律對抗、跟命運對抗,或是跟任何我們覺得不可能對抗之物對抗」大抵就是英雄的要素。
在解讀英雄的書之中,《千面英雄》則是不得不提的一本書,喬瑟夫.坎伯完成《千面英雄》之前,他先花了五年的時間閱讀、又花了五年的時間寫作,才完成了這本被《時代》雜誌評選「創刊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0本好書」之一的作品,在這個漫長的撰文過程當中,他經歷了經濟大蕭條及二戰,這部作品奠定了坎伯的地位。《千面英雄》建立了影響世界通俗文化的「英雄旅程」模型,影響了好來塢的編劇理論,耿一偉甚至說:「坎伯發現了編劇界的牛頓定理。」由此可知《千面英雄》的重要性。
《神話的力量【全新修訂中譯.完整插圖版】:神話學大師坎伯畢生智慧分享,讓我們重新認識神話、發現自我、探索心靈的真理》(漫遊者文化出版,2021年9月)
坎伯在《千面英雄》當中提出他的發現,這世界上所有神話、史詩當中英雄的旅程,都可以涵納進「完整3幕」、「17階段」這個架構當中。從故事的角度來說,這個架構帶給後世編劇一個可供參照的模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呈現了英雄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是人生哲學的層面。在這個架構當中英雄接受召喚、經歷挑戰、最後回歸自我,這樣的旅程不僅只是英雄的經歷,李亞南認為這同時也是每一個人的經驗。
在世界上許多神話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相似的元素,在《千面英雄》當中表明,所有的神話都是在相同架構之下出現的,印度《吠陀經》當中名言「真理只有一個,哲人以不同的名字說出。」,正可以表明坎伯對於故事原型的看法。英雄為了找回失落的部分、尋回自我認同,展開了一連串的歷險,而這個歷險「通常是循環,有去有回」。在這個架構當中,三大章節包含「啟程」、「啟蒙」、「回歸」,我們可以在過去曾經觀看過的種種作品當中尋找到相似的痕跡,李亞南說到包含動漫、漫威系列英雄電影、奇幻作品當中都能找到類似的例子,而部落客布林科沃更是分析,大衛・布萊恩在其TED演講當中運用了英雄旅程的結構,一步步講述了他自己的故事。「英雄的旅程」成為一個普遍存在且有效的故事架構,並且成為一代又一代說故事的人所參考的樣板。
李亞南接著介紹英雄的17個階段,從「啟程」的第一步「歷險的召喚」,也就是英雄展開歷程之前來自命運的召喚;第二步「拒絕召喚」,英雄對於踏上歷險的質疑,直至壓力逼迫他上路;面對第三階段「超自然的助力」,會有能人異士出現幫助英雄完成使命;接著英雄會「跨越第一個門檻」,這也是英雄第一次面對嶄新的國度,而體認到的限制與不足;而後面對第一個危機「鯨魚之腹」,出自《聖經》裡約拿被鯨魚吞下肚的故事,讓英雄經歷轉化,成為與最初不同的人。
經歷了鯨魚之腹後,英雄走向「啟蒙」,在這個階段他首先要面對「試煉之路」,這是冒險正式開始的號角,許多的考驗及失敗在等著他;在經歷了那麼多考驗後,正式進入下個階段「與女神相會」,女神同時是生命的泉源及母性的象徵,英雄得以了解愛與慈悲;但接著,英雄需要與自己的慾望對抗,並經歷「狐狸精女人」的階段以脫離舒適圈繼續向前邁進;在第九個階段「向父親贖罪」,英雄需要克服自己的心魔,完成他自我的心理試煉;在度過前面幾個階段後,英雄能正式「神化」,到達了神一樣的狀態,徹底蛻變;在這個啟蒙的最後,英雄會獲得「終極的恩賜」,而這正是要讓英雄成為英雄的關鍵。
英雄雖然「有去有回」,但在第三幕「回歸」中,總是有英雄「拒絕回歸」,直到不得不面對現實;開始回歸旅途的路上,英雄會面臨比剛開始更難的挑戰,在面臨時「魔幻逃脫」,並遇上「外來的救援」以走出陰影;而整條回歸的路,都需要「跨越回歸的門檻」,在過程中他會逐漸復原、適應,成為「兩個世界的主人」,最終獲得「自在的生活」獲得圓滿的狀態。
「我們甚至不用單獨去冒險,因為萬世的英雄已在我們之前走過;迷宮已徹底為人所知。」李亞南最後提到一個疑問,也就是在我們閱讀或觀看英雄的歷程之後,會不會無法自己實踐自我的「英雄旅程」?對她來說,這其實是一念之間的事情罷了,「英雄旅程」並不僅是給編劇的技術及架構,身為讀者的你和我,在看過英雄走過的路之後獲得啟發與鼓舞,在遇見挑戰時,得以鼓起勇氣走完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