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圖片來源:謝旺霖攝影及提供)
七月盛夏,城市裡陽光炙烈逼人,雞母嶺山區的午后卻舒爽宜人,《轉山》作者謝旺霖為洪建全基金會支持、贊助的「山丘書聲‧閱光饗宴」閱讀計畫第三場活動來到豐珠中學,與學生與老師們面對面。這群8至11年級的青少年,對謝旺霖騎腳踏車從雲南麗江到西藏聖城拉薩的流浪旅程,既驚訝又佩服,一直很想見見「本尊」,親自聽他說說兩個月旅途中面臨生死交關的艱險與在其中的內心反省。
雖然一年多前同學們已經閱讀過《轉山》,對這本書有一定的熟悉度,但學校仍然把握了親聆作者分享前的機會,由導師蕭學勇帶領,先是透過朗讀讓學生再次進入全書情境,接著設計幾個議題啟動學生們思考:如何解讀作者在書中所說的「出發了,就是準備好了」、最想達成的夢想是什麼?如何實現?堅持與放棄之間該如何斟酌?遇到困境時,又該如何勉勵自己,走出困境、持續前進······過程中,同學們對這些貼近自己的提問,都能積極回應、發表觀點、充分討論。
擔任「介紹小天使」的同學,除了介紹作者背景,更從古時對「旅行」的定義巧妙詮釋這趟旅程對作者的意義:「旅行的英文在古時候的意思是受難和折磨,聖經上也說,旅行在路上會遇到許多危險,老師也在旅行中遇到許多危險,但他在危險中也學會很多,變成不同的一個人。」
「很多人在《轉山》裡看到的是一個失戀的人去流浪的故事,但是卻忘了問我為什麼去流浪。流浪並不一定要去轉山或是要去西藏才是流浪,我在妳們這個年紀時,就開始思考流浪這件事了!」謝旺霖語速緩慢平靜,語句生動幽默,透過一張張照片、一個個故事帶著同學們經歷一路上的艱險與精采,也跟著他一起與自己對話、反覆思索 。
演講一開始,謝旺霖就提出「流浪」這個很核心的議題,邀請同學們一同經歷旅程中的精彩故事並且思考關於放棄與不放棄、脆弱與強大、孤獨與孤單、最困難與最美麗等課題。
謝旺霖談到自己從國中畢業就展開的「流浪生活」,他從15歲到24歲少說也搬了近30次家,高中時用腳踏車、大學時用摩托車,把家當放上車,半夜一個人默默地搬。他明確的說:「我自己真正的流浪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18歲高中畢業後,他就自己去環島了。高中時期閱讀了一些文學作品,很喜歡,更深深被文學家楊牧先生(1940-2020)所寫的與花蓮相關文章吸引,決定畢業就要去看看楊牧筆下的花蓮、高山、太平洋······。一畢業,他背包上肩就出發了,沒有像一般人先規劃好行程、交通、住宿。他有時走路,有時搭便車,有時坐火車, 往往都是到一個地點,住了幾天之後,才會想下一站要去哪裡。如果喜歡這個地方就多待幾天,如果不喜歡可能連停都不停,就直接「路過」。
對於這樣沒有目的地的「流浪」,謝旺霖是這樣體會的:「也許不是沒有目的地,而是說那整個生命過程就是你的目的,你就想好好的過著這樣的一天。」
此時,豐珠中學陳紅蓮校長不禁佩服地說:「流浪要很強大的心理!」
謝旺霖回應:「怎麼樣算是有強大的心理?這也是我常想的問題。你們看《轉山》裡的我,一路上都不是很勇敢。事實上,寫完這整本書我都還不知道什麼是勇敢、什麼是強大?」但,持續流浪與思考的他,漸漸地對強大有了比較具體的理解:「我認為的強大,不是去打仗,不是掉下懸崖不害怕,也不是克服了什麼困難,而是開始面對自己弱點與軟弱 、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可以對別人說不、可以跟別人不大一樣。而我就是我自己!」他謙虛地說:「那時才覺得自己『有點』強大了!」
《轉山》作者謝旺霖為洪建全基金會支持、贊助的「山丘書聲‧閱光饗宴」閱讀計畫第三場活動來到豐珠中學(圖片來源:豐珠中學提供)
接著,謝旺霖投影了一張梅里雪山的照片,這是他騎到4200公尺高的白馬雪山上所看到的景象。梅里雪山有13座連綿群山,主峰卡瓦博格有6,740公尺,不但是雲南境內最高雪峰,也是西藏八大神山之首。要離開這座山的範圍,必須要繞道他後面,「我騎了整個禮拜都騎不出梅里雪山的範圍,好像一直擺脫不了他!」謝旺霖又給同學們看了他「轉山」時經過的山與縣城的路線圖,點與點之間標示著公里數,完全無法想像地形的險峻,真實的狀況是:山路一定都是蜿蜒崎嶇、上上下下的,有些路段一邊是山壁,一邊就是懸崖,「如果掉下去,很可能就被江水沖走了」;看到一大片寸草不生的景況,根本望不到盡頭。謝旺霖描述:「常常從整個山脈看出去,別說人家在哪裡,連人煙在哪裡都不知道,而且只有一條不知要通到哪裡的路。」即使看到村莊,腿反而軟了,因為還要從下面一直繞到村子上面······
面對這樣日復一日的,彷彿沒有盡頭的路程,謝旺霖用「騙」自己的方式讓自己一直向前,他每天都跟自己說:「彎了這個彎,就會到了。」要不就是「出了這個彎,就會看到村莊,或者就沒有山了。」為什麼要這樣騙自己?「因為我沒有一天不想放棄!」
但是,在想放棄的同時,謝旺霖也給了很多鼓勵自己走下去的理由。開始上路的一個禮拜之後他就想要回頭,可是想到才剛在白馬雪山發生過幾乎送命的「摔車」事件,就轉了念:「往前也要死,往後也要死,乾脆就多看一點風景好了,賺一點人生回來!」所以就繼續往前騎了。
還有一個很「務實」的原因,謝旺霖說:「前面的高山,什麼時候會下大雪,你不知道,一旦下大雪就會被困在兩山當中。通常這邊山上下雪,那邊山上幾乎也會下雪,只有山谷裡可能沒有雪,會被困住在那兒,翻不過山,所以永遠都要跟時間賽跑。」
就這樣雖然常常在放棄與不放棄之間掙扎,還是以意志與勇氣持續往前行。
直到經歷了「搭便車」事件,關於「放棄」這個課題也有了更深沉的思考。
那天狀況很多,除了感冒不舒服、因為不給「口服點滴」被小朋友丟石頭之外,還爆胎,換好了車胎,騎沒多久,鏈條竟又斷了······,累到連推著車走都幾乎沒力氣,就決定「搭便車」。
謝旺霖生動的描述了搭上便車後的心理轉折:「那一天遇到那麼多挫折,太累了,我一上車就睡沉了。醒來時天都變暗了。只感覺自己在車上,意識已經醒了,張開眼,以為東達山要到了,因為感覺車子已經越過整個山口。可以聽到車胎輾過冰的聲音,喀拉喀拉,又感覺車子用低速檔下坡,引擎聲非常大,緩緩往前。我就不敢起來,心想:東達山要到了,司機就要把我放下來了,又想:司機什麼時候要叫我醒來?就一直很『俗辣』的裝睡當作什麼都不知道。在過程裡,我也想到有些事情似乎不對勁,卻說不上來。後來裝睡裝了很久。突然想通了:原來我在自己騙自己!」
接著,就是他一連串自我對話:「我可以很輕鬆地讓這台車帶著我,看來好像很好,但那只是身體感覺很好,心裡其實很不舒服。我真的有盡力在騎車嗎?其實當時我是還有一點力氣的。我所遇到的事是每天都會發生的啊!都是要去面對的啊!所以我在騙我自己。本來以為放棄比較舒服,沒想到放棄了以後,我每天都在背負著曾經『落跑』的這件事。」
經歷過關於放棄與不放棄的思辯,他深且體會到:「放棄其實真的沒有比較好過!後來經歷的種種辛苦,不放棄的原因,都是因為我曾經放棄過!」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豐珠中學)
在描述過幾個幾乎喪命的驚險故事之後,謝旺霖再提出一個問題:「剛剛說的好像都是最困難的事,妳們覺得旅途上最美麗的可能是什麼呢?是那些美麗的風景嗎?我走過那麼多地方,經歷那麼多事之後,體會到:最美麗的風景是人!不見得這些人要對你多好,一定要幫助你,也有可能是對你不好,但那些不好的事都能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份,甚至可以幫助你繼續走下去,或是給你一些影響和故事。」
接著謝旺霖分享了在八宿縣白馬鎮上旅社一個「熱水瓶」事件。那天他發現自己不小心把熱水瓶碰倒、摔破了,當下第一個念頭雖然有想到賠錢,但又怕被旅社老闆「坑」,也想到乾脆去認錯卻又不敢。待在鎮上的三天裡,經過商店想買一個賠給旅社,又不敢開口問價錢。就這樣反覆掙扎著過了幾天,第三天啟程出發前把壞掉的熱水瓶留在床板下,心裡幾翻交戰後,就強逼自己別再想了。
大約騎了兩個小時,有一台吉普車停在距離他不遠處, 車上下來一個西藏婦人,赫然是那旅社的清潔婦,她狠狠抓住謝旺霖的腳踏車把,劈頭就罵,說他是個「扒子」,威脅要抓他去公安局。謝旺霖急著說:「多少錢我賠給你,不是我,我也賠給你。」結果,當他打開皮夾掏錢時,那婦人只抽走了20塊錢!
謝旺霖想:按照常理推斷,自己犯錯在先,那藏婦絕對可以抓住他的弱點,趁機多「坑」些錢,或者抓他去公安局理論,但她沒有!透過這件事與藏婦的反應,謝旺霖也因此有機會更認識自己:「我原來那麼不誠實,我也有軟弱想要逃跑的那一面。」
謝旺霖再次強調:「所以我可以說,這一路上我遇到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而且不是單一的人。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這些人點點滴滴的幫忙,我可能騎不到拉薩。」
演講結束後,豐珠中學師生與《轉山》作者合照留念(圖片來源來:豐珠中學)
談到當初決定騎腳踏車走這一趟旅程的原因,謝旺霖說起自己當初取得法律、政治雙修學位之後,想轉念文學、也想要寫作,但沒有什麼自信,因為大家都說讀中文是不穩定的路,寫作是既孤獨又貧窮的。因此,他想自己親自去經歷什麼是真正的孤獨、真正的貧窮、真正的困難。透過親身的經歷,幫助自己更更篤定、堅定的走寫作之路。轉山這趟路程對他來說意義特別不同:「這不只是單純的流浪或旅行,是我生命的一部份,甚至是試金石。」果真,他完成了旅程,從此也一直堅定地行在寫作之路上。
說到這裡,啟動了一位同學好奇心,提出一問:「完成這件事之後,您還有什麼夢想?」
謝旺霖一字一句堅定地回應:「我的夢想是:可以寫作一輩子,寫到我不能寫的時候;我也希望自己不要被現實中的挫折擊倒!」
同學又提出一問:「您下一個想去的地方是哪裡呢?」
「這幾年,我最想去的地方是我自己的家鄉,就是臺灣。」謝旺霖分享自己的轉變:「我從15歲開始想要逃家,成年後都想著要去國外,也真的去了很多地方,那時沒有好好走臺灣。這些年我花了很多時間,走了很多小鎮、爬過很多座高山,那些都是先前沒有想要去的。我繞了一圈才重新回來認識自己的土地。」
此時,洪建全基金會研發長的曾文娟,分享了自己曾經深度參與《轉山》的出版與推廣,見證了14年來《轉山》對臺灣甚至華語世界年輕人的影響。她感動的說:「這本書從2008年第一次出版後,十多年來歷經兩次改版,至今影響力仍然持續著。剛剛謝旺霖談到轉山旅程中最美的是人,而對我來說,今天能將這本書帶到這裡,跟妳們分享,是最美的事。」
最後陳紅蓮校長分享了她的感動:「在今天整場演講中,讓我深受感動的就是,謝旺霖說自己如何去面對自己的軟弱和缺點,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她語重心長的期許同學:「生命中總有些不開心甚至很傷心的事,期待妳們從《轉山》這本書與今天的演講中,學習到如何勇敢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