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庭群像:《哈勇家》到《神人之家》

2022-11-18  吳文智 

紀錄片《神人之家》以家人為主角,拍攝宮廟信仰與家人之間的情感糾結(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今年金馬獎很巧合,出現好幾部充滿「在地文化」氣味的「家庭」電影,有著原民祖靈或地方宮廟的宗教氣息,亦有兄弟既親且遠的矛盾親情,更刻劃在地小農的艱辛困苦,看似恬淡的平凡艱困生活卻慢慢散發出濃郁的家族真情,劇情片《哈勇家》與紀錄片《神人之家》雖然不同屬性類型,兩者鎖定的主角更分屬原住民族與平地漢族,竟不約而同展現台灣家庭念真情的況味,令人催淚。

原住民導演陳潔瑤執導《哈勇家》描繪高山部落哈勇家族的群像,阿公「哈勇」尊崇泰雅傳統「GAGA」,但家裡只有孫子「以諾」重視,大兒子「巴尚」卻想加入選戰榮耀家族,經營家族農地的葉二兒子「席浪」也只好除了金援還被迫捲入選舉;不過當哈勇過世回歸祖靈,紐西蘭打工孫女阿莉回國並傳出懷孕,而男友Andy也追來台灣,讓這場地方原住民選舉鬧劇推向最高潮······

 

《哈勇家》描繪高山部落哈勇家族的群像,描繪三代人之間的親情糾葛(劇照:華映娛樂提供)

 

紀錄片《神人之家》則是導演盧盈良拍攝紀錄自己家庭的真實故事,離家二十年的導演阿良回到偏遠農村家鄉,重新面對家人,他父親依然耽溺於簽賭明牌,一事無成;從國小就通靈的哥哥(大兒子)慘澹經營著農地小番茄,母親無奈總是請導阿良(二兒子)想法金援哥哥,信仰似乎成為家裡不能說的沉默詛咒,只有哥哥孩子勇於哭訴家裡十二尊神明為何不能幫助這個家。

《哈勇家》與《神人之家》同樣都透過家族關係描繪三代之間的親情糾葛,第一代母親總是家族精神支柱,第二代兄弟之間總是被綑綁在一起要互助互諒,家裡的二兒子總是被無奈母親懇求去幫忙金援大兒子,搞得二兒子必得跟著一起沉淪或是只好逃出家庭;第三代的孩子只能用真誠眼光看著上兩代人把家裡「捅」出一堆坑洞,只有他們敢於說出家族面臨的真正困境,但未成年的他們卻被屏除於家族權力之外,只能焦急地希望讓自己趕快長大。

 

導演盧盈良用二十年時間,慢慢走回家,以紀錄片的方式重新審視親情的變遷(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哈勇家》與《神人之家》很真實而大膽地曝光台灣底層人民生活夾在夢想與現實的困境,《哈勇家》是原住民如何在現代社會延續祖靈文化傳統,尤其是他們要面對各種人性欺詐與人為制度壓榨;《神人之家》除了農民「看天吃飯」,更有身陷宮廟「傳承」的破碎家族如何走出自己的團圓路。

但除了以詼諧方式呈現家族黑暗面,這兩部電影的真正動人之處,還是在於它們細膩刻劃了家族成員之間的溫柔和解。就像《神人之家》第三代哭著逼問父親為何神明不能幫忙自己家?明明父親幫神明代言幫助了很多其他人,寡言哥哥才終於向神明啟齒;《哈勇家》的第三代小姊妹花默默散葉離家,其中一個去紐西蘭打工,一個加入國軍志願役當兵。

 

《哈勇家》呈現原住民如何在現代社會延續祖靈文化傳統(劇照:華映娛樂提供)

 

而《哈勇家》即將分崩離析的兩房兄弟關係,更彷彿《神人之家》兩兄弟的縮影,只是導演盧盈良用二十年光陰才慢慢走回家,除了以紀錄片的方式重新審視這段親情變遷,也因為拍攝紀錄片而讓他們父母兄弟再度拾回並磨合曾經破碎的家人親情,在一年又一年的歲月流逝中,觀眾彷若一起經歷了這段情感的回溯,也許不堪、也許傷感、也許無奈,也許有怨有恨,但在看似靜默卻隱含千言萬語的沉默之中,你會深刻感受到即使曾經風風雨雨,那份無法割捨的家族之愛。

 

 

example
導演盧盈良拍攝紀錄自己家庭的真實故事:《神人之家》(劇照:傳影互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