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國際書展

2023-03-09  老貓  會員限定 

 

2023台北國際書展在農曆年後熱鬧舉行,由於疫情打斷了三年的正常書展,今年出版同業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根據多位業界人士的自我檢討,今年人潮有恢復疫情前的水準,不過總體營收則多半不如過去。臉書上看到多位總字輩主管委婉表示,要在書展賣書恐怕是越來越難。

業績不好,書展就再次成為被檢討的對象。台北國際書展辦了數十年,其實每年都不斷有轉型的呼聲,不過參展的是出版同業,主辦的卻是文化部,文化部一向有「政策」使命,不會輕易向市場妥協。

以下先依我自己在書展所見,把我注意到幾件事說一下,然後再來討論書展轉型的議題:

 

一、每個出版社幾乎都會自備講座區

把昂貴的賣書空間拿來放折疊椅,布置一爿容納二三十人的小型講座區,這是今年更為普遍的現象。更有趣的是,依我在會場巡禮所見,幾乎每個大小講座,不論主題,不管主講者知名度,現場座位都會坐滿。這跟以前只要是小牌作者,講座就門可羅雀可說是天壤之別。

 

二、讀者自備拉桿旅行箱的數量減少

疫情前,展區內四處可見帶著旅行箱,預備大肆採購一番的讀者,場內郵局、快遞區熱鬧非凡,待寄送的紙箱堆積如山,但今年這種景象消失了。讀者顯得更悠閒,更願意找講座聽講,而對買書的急迫感,遠不如往年。

這種現象,加上多位業界人士自評業績欠佳,相信這應該是大部分參展單位共同的感受。

 

三、越來越多業者對來年不抱期望

現在出版社參展多半已經不指望賺錢,但多少還希望能保本,至少要能打平場租、裝潢等費用,如果連基本開銷都無法回收,那麼參展到底是正數或負數,得失就需要認真計較了。許多出版社不只呼籲書展轉型,本身也在評估明年是否還有必要參加,畢竟已經有許多出版社退出書展,而讀者也不覺得這在出版社形象上有何失分。

綜合以上觀察,我覺得書展轉型應該是勢在必行。

現實的情況是讀者由於買書的交易環境改變,過去在書展找書、追折扣的習慣,被競爭激烈的網路書店所教育,網上買書可能更快、更便宜,這削減了讀者到書展買書的動機(所以準備旅行箱的人變少了)。來到書展變成追求線上無法滿足的實體接觸的需求。

這包括對人的接觸,以及對議題的飢渴。書展六天,官方加業者自辦的講座,數以千百計,高深如中研院學者,小眾如眷村老兵,底下聽講者都捧場滿座。讀者不只追星,也追主題,對各種主題如飢似渴。

怎樣回應社會形態以及讀者的轉變,是接下來書展基金會和文化部需要頭痛的問題。維持不變是最下策,因為參展的誘因越來越小,出版社意願越來越低,書展的集客力就會受到傷害。

與過去的情勢不同,以前是有書才有讀者,作者簽書只是附帶,而今是有講座才有讀者,賣書顯然將成為附帶。如何讓作者的講座更凸顯,出版社賣書的展區變成主題展,交易連接到電商的購物車,現場只陳列樣書,物流由後台的電商處理。

這樣出版社可以縮減參展的工作成本,現場放大講座的魅力。而主辦單位則應該開闢更多官方的講座場地,並主動邀請更多外國的作家,用同步口譯分享給入場的讀者聽眾,成就台北「國際」書展的標舉價值。

但無論書展是否轉型,出版社完全可以朝上述方向變身,並重新設定參展目標。不再是尋求收支平衡,而是把書展視為尋找潛在讀者,擴大老讀者基礎的行銷場合。

出版社渴望找到讀者,讀者其實也渴望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用主題來尋找讀者,透過活動讓讀者加入會員,粉專按讚,設定Line群組,這將會是出版社參展的重要意義。

此外,台北「國際」書展還有一件決定重要的事情尚未啟動,就是這幾年台灣號稱全力推動的「南向政策」,國際書展就做得太少。文化是所有國際交流的基礎,沒有文化的彼此熟悉,商業難以拓展,工業難以落地,連觀光都不會有渴望。

如何在政策上優惠大東亞諸國出版業者來台北書展獵書,如何協助本地業者做出六國(日韓泰越菲馬)譯文的版權交易推薦書單(主要是經費支持),如何舉辦雙向市場論壇,介紹大東亞諸國業者認識彼此的市場。一旦台北成為大東亞文化交流的樞紐,那麼一個東亞版的法蘭克福書展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example
2023台國國際書展現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