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Image via Shutterstock)
有時我看到視窗彈出一字串:「證明自己不是機器人」時,會不自主地莞爾,我們是活得有點像機器人了,甚至被鼓勵成這樣。但有別於AI的「生命」,卻像《小王子》所預言的,那將是在沙漠中肉眼看不到的一口水井。
再讀《小王子》,或許是因為之前的一些新聞,曾經有一高中生因為師長霸凌而選擇輕生了。事實上,這幾年韓國也不少年輕藝人輕生,對於年輕生命的殞落與自毀,我們不陌生。
這讓我隱隱感到,我們忙著在數算著自己人生可以完成什麼,卻在各種績效的暗示中,把「生命」本身拋諸在後,彷彿它與人生無關。
甚至有時候我看到視窗彈出一字串:「證明自己不是機器人」時,我會不自主地莞爾一笑,覺得這滿寫實的,我們是活得有點像機器人了,甚至被鼓勵成這樣。
只是,我在那則新聞的眾聲喧嘩中,仍看到一則有意義的留言:「因為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過生命學。」
是這則留言讓我想起了《小王子》這本書,我想所謂的經典應該就是活生生的,隨著每個時代,《小王子》都展現了不同的意義。
那麼這個時代,快要逼近AI的沃土、習慣了「1984」的監看,人們會很自然地喊出「厭世」的現代,「小王子」重回地球,他或許會驚訝我們正被集體馴化著。
我們應該很難否認我們正被科技馴化著,甚至有人被馴養了。這是我們不能抵抗的時代漩渦(人類總要證明自己無所不能,才能迴避生命可能是虛空的大問題),但在人工智慧全面化即將實現的前一刻,我總覺得我們可能要重溫這本最接近「生命學」的經典。
「小王子」的存在之所以不朽,是他並不在我們所受的教育與社會的思維軌道上,他純粹地接近生命本質。
「小王子」一路走來的過程,是世上每個人都有的生命歷程,且掙脫了世俗的框架,回應了我們當代為何文明發達,卻如此空虛的原因。似乎我們跟自己的「生命」非常的疏離,相反於我們的人生總在趕進度。
這或許是為何諾貝爾文學獎作家亞歷塞維奇說:「我們到現在還沒有自由人。」的原因。「小王子」則是可想像的「自由人」。
關於小王子的生命歷程,你回想一下,起先他要作者為他畫一隻羊,作者畫了三種羊,小的老的都有,但「小王子」不給那隻羊的具體形貌,牠應該有無限的可能,這點相反於我們這個世道,我們著迷於眼睛所看到的,甚至上癮地划動瀏覽,我們活進虛像之中,彷彿飲鴆止渴,卻不知為何眼饞或慾望更饞。
這是作者聖修伯里在引言上所寫的:「記得自己曾是小孩的大人並不多。」的原因,我們被帶進一個以假亂真,欠缺想像力的世界並且成癮著。
這之後小王子如孩子長大一般,一路碰到了蛇像預言的智者又像魔魅的招喚(彷彿世人誰都逃不過伊甸園的那顆等於慾望的蘋果),那時小王子還懵懂,之後他看了沙漠中三瓣花,三瓣花視野太小,充滿以己論斷人的成見。
之後小王子又到了一個山峰上,四周都是回音,最高處者除了附和與自己的絮語,再也聽不到別人的聲音。在這過程中,他逐漸長大,碰到了內心一無所有所以想統治所有人的國王(很像如今專制狂人),他的王袍就是他世界幅員的大小。
他碰到的禮帽虛榮者,則很像我們現在網路上的自媚現象,為了自己的感動而更感動,為了自己的憤怒而更加上柴火憤怒(這是為何人們常會為一齣劇吵起來或捍衛,彷彿那齣劇等同自己的存在),我們隨著滑動不斷反芻自己,應了小王子所說:「這裡不就是你一個人嗎?」即便是百萬網紅,都逃不出這個自媚的社群生態。我們在反芻與普化自己,這是眼睛看到的假象。
而點燈的人也像是我們如今過勞的人,「時間感」被改造加快了,他以為自己不能休息。而地理學者則以自己燭火般的生命,忽視了花的轉瞬即逝的存在,如同以為自己的人生是無窮盡的愚昧。
小王子在看過這麼多人後,增加了智慧,但他終有一天發現玫瑰花圃,而知道他的玫瑰(他的夢想與堅持)不是特別的,也沒有什麼是非自己不可時,這才是小王子真正長大,這是每個人認識生命的轉折點。
也從這裡開始,許多人跟自己的童年分手,徹底忘了曾是孩子的自己,從此汲汲營營地尋求安全感,也從此與享受生命背道而馳,但在小王子最挫敗時,他遇見了狐狸,兩者彼此並不需要,卻對彼此成為獨一無二的關係。
狐狸講出的生命的真諦:「我的生活非常單調,我抓雞,人抓我,每隻雞都一模一樣,每個人都一模一樣,所以我開始覺得無聊了,但你若馴養了我,我的生活就會閃閃發光。」
狐狸與人類一樣學會了求生的把戲,但卻無法克服無聊與無意義。跟許多人一樣感到虛無著。
這讓我想起了導演庫柏力克的經典電影《發條橘子》,我們跟戲中人一樣被各種方便所餵養,因而產生了漫長的無聊,與對各種無意義的暴怒。片中的現代生活是毫無馴養過程的,只有供需,以及更快捷的人生。這部電影與其在說主角的暴力,更在講著這世界「方便有毒」的文明暴力性。以上了發條式的「進步」生活,取消了各種馴養的時間與儀式,最後我們連對自己生命的馴養都不可能。
任何事都快到我們無暇感受到生命。如同書中有人發明可節省時間的止渴藥丸。這很像是我們現代商人的發明,都為了節省時間而導向更沒餘裕的人生。
因此最後小王子帶作者去找到沙漠中的水井時,才會以「喚醒」來形容水井,因為我們忙著撲向明天、掌握未來,「生命」本身像浩瀚沙漠中的一口水井一般,必須要去尋找並喚醒的,才能察覺這漫漫的無意義中,「生命」這口活泉其實一直沒有被「看見」。怎麼活成心像瞎了一樣,有如那群以結構霸凌學生的師長,被自己荒漠般的無意義給淹沒了。
我們都曾記得這本書中的兩大重點,「唯有用心才能看得到真正重要的東西」,與「馴養與幸福的代價」,但我們卻如活在沙漠中的人,眼睛只看得到海市蜃樓,並深陷在其中,卻感受不到生命的力量,也慢慢忘記對於自己的人生也需要緩慢靠近的儀式感。
有如書中最後作者說的:「如果你發現小王子,請盡快告訴我,別讓我再次後悔。」他從「小王子」變成了遺忘的大人,趕赴人生,而錯過生命本質。
狐狸說::「先馴養了事物後,才能了解他們,而人不再花時間了解任何事物。」連抖音養寵物,都以擬人化來代入貓狗的個性,彷彿他看到的是自己而不是貓狗,這並非馴養。人被科技修正成三瓣花與高峰的兩極視角。
或許,在科技的海市蜃樓將以更巨大的帷幕包圍我們之前,請想起我們與機器人的根本不同是沙漠中你肉眼看不到的那口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