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翻拍自唐福睿原著同名小說(圖片來源:鏡文學)
「你看過《八尺門的辯護人》了嗎?」近來當有朋友這麼問我的時候,我都會用另一個問題來回答:「你說的是電視劇還是小說?」
六月下旬台北電影節開跑,全球首映的《八尺門的辯護人》首兩集便引起觀影大眾的熱烈討論,一度空降觀眾票選獎第二名(最終得獎作是紀錄片《山椒魚來了》)。循去年茁劇場《滴水的推理書屋》模式,在電影節播映未完結的電視劇前兩集,片長大概也就是一部電影的時間,劇情結束在新一波事件或危機來臨之前,實在有夠吊人胃口。還好今年不用等太久,隔幾天的週日就可以在電視頻道與影音串流平台收看,每週更新兩集,只消四個禮拜時間就能享受到一齣精采緊湊的法庭推理劇。
且讓我在此複製效法一番,刻意不往下講你急著想知道的故事概要,先來聊聊其他不容錯過的法庭律政小說和影視,以及這個推理子類型的發展脈絡。
先從輕鬆有趣的喜劇作品談起吧。七月十六日剛在日本TBS電視台「週日劇場」推出新作《VIVANT》的日本人氣男星堺雅人,曾經在2012年主演氣質盡失、極盡誇大搞笑之能事的電視劇《王牌大律師》,搭配當年還擁有國民老婆稱號的女星新垣結衣,創下亮眼的收視佳績。堺雅人飾演的古美門研介是個未嘗敗績、見錢眼開的聒噪毒舌律師,為求勝訴不擇手段,是法律界的傳奇(?)人物;新垣結衣飾演的黛真知子則是個熱血新人,憑著滿腔正義與熱情進入法界,試圖在知名的古美門律師事務所好好學習,卻與事事不對盤的老闆爭執衝突不斷。看似強詞奪理、違心狡辯的話語背後,不純然是利益優先的機關算盡,乍聽合情合理、大義凜然的理想深處,仍能察覺到過於美好的一廂情願。編劇古澤良太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避用艱澀聱牙的專業辭彙,帶點漫畫感的嬉笑怒罵底下點出需要大眾一塊來思考的社會議題,讓觀眾笑到雙頰發僵之餘腦子也隱隱動了起來。
同樣是電視劇,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長壽劇《法網遊龍》(另譯《法律與秩序》,乃原劇名《Law & Order》直譯)自1990年於NBC電視台開播,2010年結束長達二十季的製作,沒想到十一年後驚喜回歸,今年五月剛結束第二十二季,是美國電視史上播出時間次長的真人電視劇──屈居第二完全不必感到可惜,因為以二十四季領先它的不是別人,正是1999年同樣在NBC播出的分公司外傳《法網遊龍:特案組》。劇集主要以繁華的紐約市為舞台,早期多固定為前半小時由分局警探調查案件並循線逮捕嫌犯,後半小時改交予地方檢察官起訴罪嫌進而在法庭展開激烈攻防。全劇扎扎實實取材現實,時事敏銳度高一些的台灣觀眾,也許都能察覺那樁殘酷的謀殺似乎在影射某起媒體爭相報導的犯罪事件,只不過改動了凶嫌身分與犯案動機,最後的斷案裁決也大不相同。
看《法網遊龍》有時會教人想把手上的遙控器朝電視砸去,這並非源於畫面血腥不忍卒睹的恐懼或劇情鬆散漏洞百出的憤怒,而是收視觀眾普遍認為的真相正義無法如預期得到伸張(好吧,是有點怒)。可能是加害者握有的權勢使然,凶手狡猾地跟檢方交換條件全身而退,也可能因為某個取證過程出了錯導致無法定罪云云,但這些惡人笑到最後的逍遙法外才是真正的現實──雖然並不總是如此。若因此想要換個心情,看周星馳《九品芝麻官》般大快人心的故事,約翰.葛里遜的作品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黑色豪門企業》、《絕對機密》、《致命內幕》、《殺戮時刻》、《終極審判》、《造雨人》、《失控的陪審團》······自1993年開始,好萊塢推出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法庭律政電影,幾乎全都是改編自約翰.葛里遜高懸《紐約時報》小說排行榜數十週的暢銷大作。這個時間點和前述電視劇《法網遊龍》熱播的時期重疊,像是反映了美國1990年代治安律法上的不足與缺陷,民眾冀望在虛構的故事中找到宣洩出口。將時間稍往前推,史考特.杜羅於1987年發表的《無罪的罪人》(1990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由最近在大銀幕回春飾演印第安納.瓊斯的哈里遜.福特主演)踏出了重要又關鍵的一步,是他將律師(泛指具律師、檢察官、法官身分的法律人)從動腦解謎的「名偵探」寶座上帶離,正面迎向複雜紛亂的時局。
早在1933年出版《蛇蝎美人案》(採用遠景出版譯名,譯者葉石濤──對,你沒看錯,就是台灣文學耆老葉石濤,這書是從日文翻譯過來的)時,E. S. 賈德納筆下的派瑞.梅森刑事辯護律師便展現了完美的名偵探形象,角色靈感來源雖然是真實世界中洛杉磯大律師厄爾.羅傑斯,但其性格及行動力更接近大名鼎鼎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上門找梅森求援的委託人幾乎都是凶殺案被告,或是即將被警方盯上、自稱無辜的重要嫌疑犯,透過祕書狄拉.史翠特以及長期合作的私家偵探保羅.狄瑞克的大力支援(包括遊走法律邊緣的種種干預司法行為),清出分秒必爭的調查空間,最終利用梅森拿手的交叉詰問技巧在法庭上逆轉取勝。
這種伶牙俐齒到近乎滑頭的角色不會是半個世紀後約翰.葛里遜故事中的主角(倒是跟本文前半提到的那位有點像?),恰恰相反,葛里遜擅長創造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備感親切的平凡人物,例如初出茅廬的法界菜鳥,或是名不見經傳的門外漢,他們比高學歷高收入菁英更高的是打死不退的恆心毅力,從市井小民的視角和感受蘊生小蝦米扳倒大鯨魚的關鍵力量,狠狠賞這些倨傲權貴熱辣的一巴掌。
影集從法庭攻防的角度,探討死刑議題與台灣多元族群現況(圖片來源:鏡文學)
說了這麼多國外的、經典的法庭推理故事,回頭看本土原創的《八尺門的辯護人》,就更顯難能可貴了。主角公設辯護人佟寶駒要為殺死船長一家三口的外籍漁工辯護,不過慘遭滅門的受害家庭是他的表親;佟寶駒的阿美族原住民身分和隱藏在背景之下的遠洋漁業生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被告的死刑困境更是輿論媒體高度關注的焦點。即將取得司法官資格的替代役男「蓮霧」、協助翻譯冷僻方言的外籍看護Leena,慎重處理司法與政治議題的法務部長和執政黨黨鞭(小說裡是總統府祕書長),以及城府極深的船務公司老闆,都因為持續進行的庭訊且漸次挖出的新證據而越陷越深,每個人的祕密、欲望與算計也越來越藏不住,這一切一點一滴滲進觀眾/讀者的內心,教我們開始為每個角色未知的命運或懷疑或擔憂,捫心自問換作自己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決定。小說家、編劇、導演三位一體的唐福睿讓生動立體的角色投身曲折詭譎的案件,直探死刑、原民、移工等在台灣需謹慎處理的議題──這是「虛構故事」架設出來的靈巧空間,當每個人以自身經驗來去解讀與表態時,能因為同理角色的境遇而稍稍擱下既有的意識形態,進而展開思索、對話與溝通的可能。
這絕非學法律的人才要去解決的事,也不是小說家憑空想像的純然娛樂,史蒂夫.卡瓦納的騙子律師艾迪.弗林系列或許強調情節逆轉的爽快感,中山七里的惡德律師御子柴禮司系列可能刻意衝撞來凸顯司法僵化的一面,我認為唐福睿的《八尺門的辯護人》則融合了類型要素與台灣理應關照的現狀,在小說與影視兩種媒材上做了最適切的發揮。成果究竟如何?引發哪些迴響?別只聽冬陽我一直推一直說,快快去買書追劇,親自閱讀收看的感受最準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