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上看見編輯同行在抱怨現在做書「像是在打空氣」,怎麼努力都對銷售沒什麼幫助,不知道到底要往那個方向用力。

作為一個三十年的老編輯,我非常能理解那樣的感受,圖書編輯是一種遠離終端市場的職業,現在一般情況上,你經手完成的書甚至有可能沒看過他加工的樣子、打包入庫、鋪貨發行、書店售出或者最後賣不掉而退回倉庫,這些過程你可能都不會看過,最有可能你只會看過印刷場送來的編輯樣書。

想像你坐在編輯桌前,你苦思冥想這標題怎麼下,文字怎麼改,章節是否要調動,裝幀怎樣思考,封面找誰設計,文案要怎麼寫,印量要怎麼定,要用什麼紙,怎樣跟老師邀推薦序,新書資料卡怎樣破題,ISBN有沒有及時申請······每本書上從為一本書定位,下到為每個協力工作者請款付錢,編輯要處理的事沒有上百也有數十項之多,但你如何知道你花的這些努力,跟最後書在市場上賣出,有什麼因果關連呢?

如果你找不到你做的事,和書怎樣賣出之間的因果連結,你就會失去努力的方向,無法明白你究竟該往那個方向努力。你會把力氣花在毫無意義的地方,找業界最知名的設計師,花最多的設計費,構思最文青風格的裝幀和用紙,散彈打鳥地邀來無數名人在封面掛名,花好幾個月時間加班沉浸在文稿裡面斟酌每句話該怎樣修文順搞,催著行銷部同仁打廣告、作文宣、在重點書店落地陳列,新書企畫開始只找名人,簽書拼命找各國得獎作品······

但你會發現別的編輯找名人出書就變暢銷書,你找名人出書卻賣不動,別人找得獎作品上市就轟動,你的得獎作品卻乏人問津,堆滿了倉庫。為什麼你做了那麼多,努力卻沒有反映在銷售?「做書像是在打空氣」,你在臉書上寫著滿滿的挫折。

因為你沒有真誠面對「書是怎樣賣出去的」這個關鍵問題。

書是怎樣賣出去的呢?沒有人(或很少人)會因為封面或裝幀高雅或華麗就去買書,買書的第一動機永遠是內容,是內容對了需求,讀者才會再從其他條件逐一判斷這本書值不值得掏腰包付帳。

但隨著實體通路的萎縮,你的首刷發行量越來越低,在書店所做的行銷宣傳越來越無效益,你光是出了一本切中許多人需求的書,還是沒用,因為沒有人知道你上市了符合他需求的書。這個時代,書找不到讀者,讀者也找不到書。書太多,資訊太多,讀者根本不知道他渴求的書其實也在渴望他能看見。

出版業最大的悲劇正是一邊有滿坑滿谷的書,另一邊有求書若渴的讀者,但他們卻找不到彼此。

所以作為一個編輯,你不只要解決內容是不是符合讀者需求的問題,你還要解決讀者在哪裡、要怎樣把訊息傳到他大腦的問題。

往這個方向努力才是對症下藥,不往這個方向努力,就只能在空中揮舞拳頭卻永遠無法得到有價值的回饋。

前面第四段所提的各種「努力」,在賣書而言都只是花拳繡腿,並不是書能不能賣的關鍵。不要以為暢銷榜上每本書都投入很多行銷資源,辦很多活動,就認為暢銷書就是這麼來的。暢銷書的第一前提是那本書,其次才是行銷。

但我的意思不是說行銷不重要,事有先後,物有本末,產品和銷售之間有一個本末輕重的關係,先追求本質(產品),後面的末道(銷售)才會有加成的力量。不問產品,只問銷售,路就走不通。就算花了大資源,通常增加的回收也抵不過行銷的支出。

 

 

example
集資平台統計指出,台灣實體圖書出版市場每年減少約2%(Image via 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