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葉葉起清風:台灣古書拍賣略說


拍賣預展非常重要,看熱鬧的、看門道都來親睹檢視拍品(圖片來源:傅月庵)

 

「拍賣」是人類最古老的交易方式,簡單明暸:一件大家都心動的東西,競相爭逐,出價最高者得之。這件東西之所以讓人心動,不外乎「稀少珍貴」四字,遂甘願付出較高昂的代價。這種交易方式,與著眼於「價廉物美」、「薄利多銷」的「大量複製」模式,恰恰相反。

古書為何能拍賣?

書籍是一種傳播的載體,同時具有「知識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由於「知識必須傳播」的大前提,一般而言,力求大量複製,其本質並不適合拍賣,然而其藝術性,加上「時間披瀝」這一最重要因素,遂形成了適合拍賣的「珍本古籍」。

「珍本」指珍稀的版本,譬如中國宋代的書籍,雕版印刷,手工線裝,初版不過數百本,一再刷印,恐亦不超過千本,歷經時代劫難,水火兵蠹,幾百年下來,所剩無幾;且由於其工藝特色:紙墨考究,版式舒朗,刊刻精美,勘校嚴謹,裝幀大氣。內容(軟體)、形式(硬體)俱有可觀之處,遂成了後人競逐的目標。明末著名藏書家、出版人毛晉為了搜求宋本,曾在家門口公開貼出啟事:

有以宋槧本至者,門內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百……有以時下善本至者,別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於是而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經過幾百年,到了現在,一頁恐少不得一萬元人民幣。

宋版書類如高檔古玩,多半深納於公家單位,私人珍藏絕無僅有,市場流通難得一見。退而求其次,元槧、明版,甚至清刻本也都跟著水漲船高,成了搶手貨。中國古史有所謂「層累地造成」說法:時代越往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古書大約一樣:時代越往後,時代早的古書,價格越放越大。

或也因為古書價格越放越大,供需失調,於是「人為的珍本」便也順應出現。所謂「人為」並非「造假」,而是在「大量複製」基礎上加工(或搜羅),使具獨特性,譬如初版本、限定本、毛邊本、簽署本、特裝本······等等,若非從裝幀設計上著眼,便是從作者端下功夫,務求其稀,從而能貴,加上時間的條件,便得以具備拍賣條件。

 

已故作家傅博先生是最支持古書拍賣的人,從「春風似友」到「清風似友」,他一路相挺,不遺餘力。(圖片來源:傅月庵)

 

拍賣市場的非主流

然而,無論是珍本或古籍,無論在先進的西洋或後起的東方,就整個拍賣市場而言,「古書」這一類別都屬市場支流,夾雜在古董字畫,藝術品之間,不上不下,顯得有些尷尬。原因卻也簡單,相對於其他拍賣品,珍本古籍收藏者居少數,且往往「傳家寶舊書」,流通率不高,來源有限,價格不易拉抬(雖然價值一點也不低!),靠抽取佣金過日子的拍賣公司卻得耗費同樣成本安排拍賣事宜(徵集、鑑定、整理、編目、宣傳),在商言商,實在不太划算。

此或所以儘管世界兩大知名拍賣公司蘇富比、佳士得的出現都與「書籍拍賣」有關,此一行業分流也越來越細,常以某一主題如當代美術、瓷器、佛像、東方藝術······為主要經營項目,卻較少見到專以「古書」為訴求者,多半個別夾雜在字畫之中,得能成一「專場」,便不容易!

台灣的古書拍賣,起步甚早,甚至更早於中國大陸。1992~1996年之間,當時橫空而出,如日中天的誠品書店,不但在新書店內開設「古書區」,還一連舉辦了四屆「台北古書拍賣會」,形成一道豐饒而多元的書店風景。然而,由於當時網路尚未出現,社群凝聚不易;台灣出版市場相對狹小,新書佔去大部分目光,舊書難成氣候,遑論古書。誠品的「先驅」之舉,不幸竟夭折成了「先烈」,曇花一現後,連古書區也在「坪效」前提下黯然消失。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於1993年9月由中國書店舉辦「北京首屆稀見圖書拍賣會」,其內容雖較蕪雜,目錄也不及「誠品」所印精美,卻因市場基數較大,貨源相對充分,此落彼起,日邁月進,不停拓展,等到網路活水一來,便一發不可收拾,成了公私藏家爭相投入參與,除了「買好書」,還成了一種「好投資」。

 

「春風似友:台北珍本古籍拍賣會」,連續兩屆邀請大陸藏書名人王強、韋力作為貴賓,配合台北國際書展,一砲而紅(圖片來源:傅月庵)

 

步調緩慢的台灣古書拍賣

相對於此,台灣的步調極為緩慢,連香港都比不上,2004年香港新亞書店開始不定期舉辦「舊書字畫拍賣會」,台灣則網路舊書拍賣都還不見風行,一直要到2017年方才由茉莉二手書店版舉辦「數卷聽春:珍本古籍公益拍賣會」,由於成績頗佳,受到各界好評,於是大膽舉辦具備商業性質的正規拍賣:「春風似友:台北珍本古籍拍賣會」,連續兩屆邀請大陸藏書名人王強、韋力作為貴賓,配合台北國際書展,一砲而紅,成了海峽兩岸三地廣受矚目的亮點;2019年春拍,因緣際會,以破紀錄的450萬新台幣高價順利拍出西洋搖籃本《尋愛綺夢》(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Venice:1499),自此豎立了台北古書拍賣的標竿,每年拍賣總能吸引海峽兩岸三地的藏書家、愛書人舉牌競標。

2019年秋拍之後,茉莉二手書店退出,改由掃葉工房主辦,誠品書店加入協辦,為了紀念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先生篳路藍縷開創之功,拍賣會正式更名為「清風似友:台北古書拍賣會」,這一歷史對接,足足等了23年。

 

當代台灣古書拍賣可推溯1996年的誠品書店,圖為當年的拍賣圖錄(圖片來源:傅月庵)

 

與其說投資,不如說愛書

台灣的古書拍賣當然僅是起步,前途未卜,然而相對於香港、大陸卻也有其特色可言:

一、 由於主辦者的掃葉工房成立宗旨在於「探索數位時代紙本書的可能面貌」,因此而有所謂「數位時代。紙本風采」的期待,舉辦拍賣目的不完全著眼於商業考量,而是希望從「舊」裡找出「新」來,徵集遂不局限於書籍,只要跟印刷相關的物件,譬如信札、版畫、地圖、雕版、作家文人字畫、印刷品······均列入拍賣範圍,一方面擴大出版視野,另一方面也以多元面貌吸引與會者,讓年輕人親近紙本書,了解印刷源流,從而培植出一種溫情與敬意。

二、 台灣號稱寶島,1949年數百萬軍民自大陸撤退來台,攜帶的珍本古籍、古玩字畫所在多有;1980年代之後,兩岸交流頻繁,透過「海上私人貿易」或台商深入蒐購,不少大陸古玩字畫又流向台灣,其中夾雜不少善本古籍。這些深藏於民間的「寶」,透過拍賣會公開徵集,不斷出現,常有出乎意外的結果。另一方面,戰後嬰兒潮世代逐漸老邁,這批人所受教育程度較高,思想相對開明,常能以「為愛書尋找下一個生命落腳處」的目的參與拍賣,凡此均使台灣古書拍賣的商業氣息相對薄弱。大體而言,台灣的古書拍賣與其說是「投資」,不如說是「愛書」。

三、 台灣的拍賣相對單純,以「清風似友」為例,並無常設組織,遑論拍賣公司,實際不過三四人透過任務編組──平時各有各的工作,拍賣前半年方始定期聚會──組織規劃執行拍賣工作,其形式與心態類似舉辦演唱會、嘉年華會,甚至廟會,只要順利辦成不賠錢,還可再舉辦就好,較少商業考量,因此商業拍賣常見的種種「貓膩」,於此極為少見。這種清新,一方面讓拍賣會深得各方信任,招徠越廣越多,卻也不容易提升專業,擴大規模,距離成為真正的一門大生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結語

誠如中國當代大藏書家黃裳先生所言,想得好書的唯一方法就是花大價錢。拍賣是花大錢的事,也是得好書的最佳管道。拍賣毫無疑問是一種商業行為,古書拍賣卻似乎不能僅止於是一種拍賣行為。尤當網路盛行,紙本書日漸沒落的時代裡,古書拍賣除了花大錢之外,是否還能有其他功能?這一平台有無可能迸出更多的花火,讓紙本書的未來命運重現生機?一切正在變化之中,或許值得寄予更多的關注與期待吧。

 

 

example
「古書」這一類別都屬市場支流,夾雜在古董字畫,藝術品之間,不上不下,顯得有些尷尬(圖片來源:傅月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