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阿邦(吳慷仁 飾)和弟弟阿迪(陳澤耀 飾)兩人相依為命(甲上娛樂提供)
描寫社會底層小老百姓的疾苦電影非常多,底層生活哀歌的窮困、飢餓都是極容易牽動觀眾淚水的元素。但來自馬來西亞的《富都青年》(Abang Adik)更把底層中的最低位階:無身分證者(國籍),連最基本的生存,每天都是煎熬再三的人性試煉。
我們習以為常的「正常」,在他們世界裡都是奢侈。我們上班工作,錢可以存銀行。對於《富都青年》故事中阿邦、阿迪這對兄弟來說,沒有身份等於一切都要打黑工,沒有辦法開戶,自然對於未來沒有太多期望。
老實說,若導演王禮霖要側寫這兩兄弟的哀苦,當然可以極盡可能地灑狗血。但重點在於阿邦(吳慷仁飾)和阿迪(陳澤耀飾)這對兄弟的真誠情感,編導設定了許多小細節,讓兩人吃飯、相處、睡覺,舉手投足之間的懇切生活感,兩人吃水煮蛋時,用對方額頭敲破來剝蛋,當成是對彼此的信任趣味,也是兄弟倆生活中的戲弄彼此SOP。
阿邦和阿迪的家族信物是隨處可見的「水煮蛋」(甲上娛樂提供)
這些段落的情感厚度支撐著觀眾投入程度,特別是吳慷仁在片中是一位瘖啞人士,從市場殺雞的勞力財也要被雇主欺負,反正你沒有身分證,你又能奈雇主怎樣?弟弟還有出生證明,相較於哥哥來說,大部分時間比哥哥安全許多。但他也鋌而走險,違法販賣假證件,試圖從中牟利。此外,弟弟還跟某女性保持特殊關係,透過肉體付出,得到交歡慰藉,也拿到實質金錢。
哥哥與弟弟兩人多處蠻有對比之處,哥哥喜歡同一棟樓緬甸女孩。但喜歡又能如何?人家有身份,遲早都會離開這個國度。吳慷仁這角色就是哪裏都不能去,哪裏也都去不了。他活在一個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的日子當中。
其實這片符號非常多,處處都是能讓觀眾共鳴的設計。包括英文片名即是馬來語中的「哥哥Abang與弟弟Adik」意思,而哥哥片中就叫做阿邦(Abang),弟弟則叫做阿迪(Adik)。哥哥是個啞巴,剛好跟阿邦發音也頗接近。
吳慷仁為電影《富都青年》刻意曬黑減重(甲上娛樂提供)
故事轉折在於哥哥與弟弟因為身分證差別,哥哥沒有的關係,每次遇到警方盤查都要謹慎以對,有任何風吹草動,政府都會拿這些沒有身份的人們開刀。弟弟犯下了一起意外事件後,哥哥決心要幫還有出生證明的弟弟護航。
至少發生悲劇的話,由哥哥來承擔,好過於弟弟去面對。 這整段刻畫非常細膩,即便劇情這樣轉折,會讓觀眾對弟弟的莽撞任性覺得不解。但故事為了能堆高哥哥為弟弟付出無私奉獻,甚至片尾才給大家知道,原來這對兄弟,只是名義上的兄弟,他們根本都是天涯淪落人,沒有父母依靠,最後年紀大的吳慷仁擔任起照顧者角色,為這個可憐的弟弟,成為他的避風港。
沒有公民身分證的阿邦和阿迪,在混雜外勞聚居的富都老社區裡苟且偷生(甲上娛樂提供)
這世界是需要像吳慷仁在故事中付出的善意,才能拼湊起我們理想中的美好溫柔。但慷仁最後一場接近3分多鐘的手語獨白,徹底震撼了觀眾既定想像。到底沒有身份的人,會承受多少壓力與歧視?多數人更不自覺地流露出試圖教化對方的優越感。
慷仁在那段激昂手語演繹,展現了多年影視工作的驗收高光,此時無聲勝有聲。
《富都青年》多虧了這幾位好演員,讓這類生活哀歌不流於剝削俗氣。鄧金煌飾演的變性人Money姐,為兩兄弟付出照顧情誼,也令觀眾動容。全片聚焦在那些被社會投以異樣眼光的邊緣人們,他們的辛苦的每一天,完美地告訴觀眾,什麼叫做度日如年。每一天有多辛苦,看第一場戲兄弟倆的遭遇,你就能感受到生活就是這麼殘酷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