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Speed〈中華王國圖〉(The Kingdome of China)(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二○二四年四月三日上午,花蓮縣近海發生強烈地震,全臺傳出多起傷亡以及建物、財產損失。此次地震也震出了一則冷知識:地震使臺灣島和中國大陸之間的距離拉開了八點六公分。這則冷知識的背後,反映出有些人急欲遠離中國(以及「中國」這個意涵代表的一切),即使幾公分的距離也是喜聞樂見。無論愛憎,中國(以及其蘊含的一切地理、歷史、政治、文化、社會及情感概念)是怎麼形成的?這是臺灣人尤其應該了解的課題。
《中國是怎麼形成的:大歷史的速寫》正是對這一系列問題做出回應的思辨集。作者以時間和空間、文化的遞進與演進,探討「中國」概念形成的歷史。全書分成五章,第一章,談中國史的分期,以高空鳥瞰的方式快速掠過一萬年。作者認為,從今日往回推一萬年的歷史,可區分為三段:原始社會、城邦時代和編戶齊民時代。其中,約半數的時間裡是部落型態的原始社會,之後進展到有城牆的大型聚落,以及將自耕農編錄進戶籍、由朝廷集權統治的帝國時代,後二者約各二千五百年。換句話說,「中國」成形的歷史,不以文字發明或是生產方式作為標準,而是依政治型態和社會構成加以判斷。
第二章,講「中國本部」的形成。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內各種文化並存,在黃河由今陝西拐彎流入河南的區域,即司馬遷《史記》所說的河東、河內、河南三郡之地,發展出的城邦文明,也就是「原中國」(proto-China)開始形成。到了秦代統一六國,「原中國」逐漸發展成所謂「中國本部」(China proper)。本書給出定義:明定設官治民的行政區,才是名符其實的「中國本部」。未能設立官府州縣加以治理的地區,比如漢、唐、明時的西域,不是「中國本部」,至多只能算是中國的勢力範圍。一直到清代之前,「中國本部」的疆域都沒有重大的更易。
第三章是「中國」的擴張。擴張的意義,先是具備政治、地理性質,也就是勢力範圍的擴大,接著則帶有文化擴張意義。本書舉出多個例證,如周人東征,其實就是武裝殖民;如東漢班超定西域,其實就是扶植各國「親漢派」政權。最後是閩粵西南各省逐步「中國化」的過程。在軍事征服後,文化改造必然隨之而來。設置行政管理機構只是點和線,施行教化,推廣華夏(也就是中國)意識形態,在文化上使得百姓「成為中國人」,才是面的推廣,也是擴張的最後進程。
第四、第五章聚焦在「天下之中的建構」,以及「帝王中心的天下秩序」。地理空間的建構,總是伴隨政治意識形成,從而鞏固政權的正當性。「中國」居於天下之中,而與中原相對的是「四方」。「四方」資源,朝中心(京師)輸送。綜觀中國歷史上的強盛王朝,如秦、漢、唐之建都關中,經濟資源由東南轉運西北;元、明、清之建都北京,經濟資源由南運北,可見其政治支配經濟的歷史軌跡。京師是天下的中心,皇帝又居於京師的中心,「四方」前來朝貢,這即是中國的國際秩序格局。歷朝的「職貢圖」,描繪的便是如此場景。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民共和國對內對外的若干策略、路線、作風,依然可以看出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影響痕跡。
雖然本書有著顯著的政治立場,但作者在溯源探究「中國」體制與概念的形成史時,仍然本著史學研究者的訓練,做出最接近歷史事實的陳述。舉例來說:「臺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是政治語言;雍正皇帝於登基後不久所發諭旨:「臺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皇考(康熙皇帝)聖略神威,取入版圖。」才是較合乎歷史的說法。誠如作者所說:「不必問作者的居心,只看作者說了些什麼,根據什麼來說,以及如何說法。」
都說歷史就是今人與過往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中國是怎麼形成的》自有其現世的關懷。本書作者是早享盛名的中國上古史學者,在二十一世紀初的臺灣政治發展史上也有一席之地,自認「成長於一人一黨威權且戒嚴的時代,目睹耳聞,對應史籍,有感於中國歷史發展竟然成為政治力量獨大、社會力量萎縮之局,致使一人獨裁的中央集權制牢不可破。」這段引文足可證明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組成部份(不是倒過來說,請注意這個順序)。無論是錢穆先生著述《國史大綱》「帶著溫情與敬意」,還是如本書作者之對中國(及其代表的概念)有著切身的警戒與防備之意,中國史對於臺灣主體性的建構,同樣至關緊要。唯有對於中國歷史文化有深入全面的關照與理解,才能夠「成為臺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