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胡思二手書網路書店(www.whose-books.com)
所謂《中國現文學大系》於年初出版面市以來,我們的讀書界和文壇迴響連緜不絕;大抵說來是掌聲錯落可數,低嘆與怒斥如濤,這真是咱們作家多於作品,開會多於寫稿──文壇的第一大怪現象。尤其近年來作家們輟筆的輟筆,改嫁電視的改嫁了,而新人,似乎李昂是最後一道光芒,其他,一片漆黑。令人感慨之至。
筆者是一個讀者,小說的愛好書,茲以讀者身分,想就《大系》的小說部份說幾句話:
一,這部書,絕對只能算是「選集」,就像「中副選集」、「人間選集」、「華副小說選」、「這一代的小說」、「某年短篇小說選」、「作家群像」的性質,然而「這一代的小說」有「隱地看小說」的說明;「某年短篇小說選」有「附注」,附注內容包括作者身分、作品淺釋、作品群篇名等;「作家群像」有作家寫作家的詳盡介紹分析。這些,沒有一種不是比《大系》的殘缺不全的「小傳」更俱《大系》雛型。所以大系云者「只能算是」:選集。關於這點,劉紹銘先生在今年5月22日《中國時報》副刊有就學者角度的剴切說明。──行文及之,不覺又引出感覺:劉先生的話,此地的文評家誰未看出?只是大家天天見面,或是老朋舊伴不好啟口罷了。這是作家們的悲哀。
二,「現代文學大系」這個標題的確問題重重。(姚曉天先生好像提過了)不配稱為「大系」已如上面所說,「現代」一詞也很彆扭,一是「現代」所指的實質意義問題,二是「現代」所圈定的時間問題,三是「現代」含有的與之相對者的問題:這些每一項都可大作文章,發為浩翰篇什,在此只點到為止;筆者以為這本書可以稱為「××年至××年短篇小說選」。《中國現代文學大系》這個名詞其精采處,筆者猜想是在票房價值上:「現代······」這可以引起年輕學生購買;「大系」,可以刺激那些平常既不肯睜眼看社會基層眾生相,又不屑廣涉報章副刊、雜誌小說、同仁雜誌──的研究文學的學者們,還有就是外國大學的圖書館,豆腐乳教授們。在事事物物都商業化的今天,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援用這個「大名」是可以原諒的。
三,這部書,有一點是說不過去的:有許多應該收進去的作家作品居然闕如。據編者序文看,其編輯原則是:(一)泛指二十多年來的作品,也就是台灣光復,政府遷臺以後的作品;其中包括已逝而重要性作家在內。(二)絕對忠於藝術,不含之外的任何雜質;藝術之外的任何立場。(三)不一定選一個作家的最佳作,而選其引起人注目時的作品,(四)新進作家,其起步高,且已生影響,雖未知其竟的也入選。(五)本是優異作家,已離開本位的,仍選其具藝術生命的作品。(六)長於長篇,拙於短篇的,不選。
根據右列六個原則,再詳讀既已收入《大系》的九十七位作者一○六篇作品(九人重複,各入二篇),然後(一)瞭解一下編入者的寫作與作品情形,(二)提出一張未被編入者的名單。這時會發現:如果編者的六項編輯原則,標準定得很高,那麼九十七人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名單可以剔除;換言之,如果就目前「這個樣」的標準編輯,那個未被編入者名單中,總有一半以上,甚至十分之九是不該遺漏的。當然,藝術上的東西一句「見仁見智」,可以使人振振有辭,但是最基層的,常識性的,大家都會認定的「標準」還是有的(例如:文不符題,錯別滿篇的文章劣於切題明白的文章)。
筆者不願用「對位法」:「如果某某先生的那篇東西要編入,那麼某某君的某篇更應選上」,這樣說來太缺「德」,太主觀;現在只提出一份名單──以一個常常讀小說的人的眼光,列舉以為足堪共登「大雅」的名單,請海內外讀者明查,請大系編者先生參考(再版時參考):
(一)章君穀、高陽、郭良蕙、孟瑤等他們早期的短篇小說。
(二)朱夜、松青等有過輝煌的一段。
(三)胡品清、瓊瑤,就影響上說,王尚義的作品選入,那麼這兩位的也應有一席位置。
(四)王鼎鈞、隱地等,他們雖以評論勝,小說創作亦有其份量。
(五)喬幸嘉、沈萌華、王拓、黃文相、陌上桑、李永平、雷驤、劉大任、司徒門等一群或新銳,或不大願意寫有稿費的小說的作家,編者能重視七等生,那麼這些人也該重視。
(六)陳映真,既在序文提及,他的誤入歧途也是人人知道的;其早期作品「沒有必要」不選它。
(七)周介塵、李藍、呼嘯、姚曉天、吳東權、許家石、陳冷、鄧文來、夏楚、丘秀芷、符兆祥、陳天嵐、黃海、曼純、汪洋、朱煥文、喬木、管瓊、大荒······(順手拈來,各位請莫爭排名)這份名單就不用區區讀者饒舌了,斯輩不列名,不知此系何大之有?
(八)歐陽子的作品幾乎異色於文壇,似乎沒有不選的理由。
(九)郭錦隆,我們唯一的盲人作家。
(十)陳英雄,我們唯的山地籍作家。
其他居香港等外地作家,筆者孤陋,不能提出。
以上只是筆者閱讀所及的名單而已,自然遺漏不少(編者按:二十多年來,在小說創作上應該提一筆的,至少還有尼洛、墨人、王藍、郭嗣汾、王默人、王璞、朱星鶴、李牧華、任真、吳痴、郭兀、林東華、辛鬱、王家誠、碧竹、沙岡、梅遜、尉天驄、林柏燕、汶津、張漱菡、侯榕生、艾雯、孟絲、吉錚、陳克環、劉靜娟、畢璞、畢珍等);回頭點數,再想想他們的傑作,這就不能不對《大系》而喟嘆了。當然,非常可能之一種情況是這些作家不同意其作回被編入,這點不忍深責編者,但筆者以為可以將必須編入而拒絕編入的作者作品在「編後」給予較為詳細的敘述,以補缺憾。至於很多很多被選上作品的作者,居然也皺眉表示不快,那就不在本文敘述範圍了。
末了,讓筆者誠懇表明:草此小文的目的,不在月旦編者,也不是替誰不平,只是提出名單,算是《大系》補遺,給《大系》編者先生,以及有志另編一套《大系》的先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