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出版季報:讚美文策院,批評文策院


6/28,文策院推出了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出版產業速報,2024第一季圖書出版季報(圖片及季報下載來源:https://taicca.tw/article/d84b2a80

 

上周五(6/28)文策院推出了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出版產業速報,2024第一季圖書出版季報。作為一個十年前就開始呼籲出版月報的從業人員(【老貓出版偵查課】請做基礎建設,不要做保母),終於能看見官方開始回應並實作了這個提議,心裡真是五味雜陳,非常感······動。

為了對官方踏出這一步表示誠意支持,以下針對這次季報提出幾點看法,是個人二十餘年關切產業議題所得,還請有關諸方勿以批評為攻訐,是所至禱。

 

一、速度感

出版產業分析從年報上再推出季報,目的是什麼?這應該很明確,就是要及早發現產業變動的徵候。

這次文策院產業季報的速度,確實已經是有史以來最佳,不過在第二季的尾巴分析第一季資料,速度還是太慢了。

這當然有很多技術上的問題,光是資料蒐集以後規格化可能就要花費大量時間,更別提還要分析了。

 

二、做什麼?

哪些東西需要逐季甚至逐月的速報呢?業績變動,產業是興起還是衰退;業績構成的變動,譬如紙電消長、非書收入的變化;出版類型的變化,如電書同步率、引進書占比、出版IP產值的變動等。

在這個產業快速轉型的時代,很多資訊超過一季以後就已經失去意義了。

 

三、通路上架量

這一次連挖四家網書的上架新書,非常下功夫,但業者應該會很好奇,誰家的書種多,哪些類的多?這些數字可以顯示各家網書的特色(之一),有時候業者自己都未必明白。

這一次的資料來源還包括實體書店,其實虛實通路上架量差異,應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四、漢字文化圈

這次資料只分析了台版書,這很可惜,自己跟自己的舊年度資料比較是一件事(其實可以跟業者多要前幾年的資料,很快就有年度比較的分析基礎了),自己跟漢字圈其他出版來源(陸版、港版)的對比,甚至是更具意義的分析。

台灣現在是漢字文化圈最自由的出版地,出版自由才使得知識和思想勃發,台灣要看重自己在漢字文化圈的意義,產業調查要重視這個意義如何挖掘表達。

 

五、本土創造力

文策院素來注重文化創造能量,出版及IP產值的核心便是本土作者創造力的興衰起伏。

這次季報文策院直接列出了新書出版書種數Top20的出版社,非常精彩,業內第一眼就會看到為什麼名不見經傳的業者竟然獨占鰲頭,打敗所有知名、指標性的傳統業者。

這些用簡轉繁方式輸入簡體書的業者,當然眼光獨到,增益了台灣做為漢字文化圈出版「聖地」的地位,但如果資料分析上無法區隔本土作者與境外作者的差別,那麼我們很可能繼續在本土創造力興旺的幻覺中自我感覺良好,而沒有意識到本土創造力在數量上已經江河日下了。

有價值的產業速報要能及早預警,不怕看到壞消息,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六、活躍業者和從業人員

出版了這麼多書的業者總共有幾家?是多了還是少了?哪些類型業者增加?哪些減少?

本季總共有多少作者、譯者出書?增減變動如何?哪些類型有最多本土作者,哪些類型都是引進書天下?

這些資訊對長線政策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七、讀者取得成本

季報中分析的新書定價非常精彩,尤其用中位數而不是平均價,更考慮了書價不平均的現實。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少了讀者取得成本的數字。

現在大家都知道新書定價只是「牌價」,大部分讀者買到新書的價格都是起跳七九折以下(因為各通路現在折價券滿天飛)。讀者真實取得成本對產業環境有重要的指標意義。

 

八、Metadata

書的基本資料(Metadata )每一格都有分析價值,每年有多少創作者出書,小說家幾人,文史類幾人,科普類幾人,兒童繪本幾人······

譯者也有價值,翻譯書幾種,扣掉漫畫共幾種,幾個譯者完成等等。

連書名都可以分析,最長書名,最短書名,長短中位數,有副標書名比例,本季書名最常使用的關鍵字文字雲等等。

精平裝比例,如果以後開始有變化,那一定是市場有了改變。

 

九、哪裡有產值數字?

現在產值數字最快的還是財政部出版業分類下的發票統計數字,但那個數字只有各公司加總的總額,沒有產品別的分項,所以紙書電書都在裡面,講座營隊、桌遊卡牌、IP授權、房租收入全都在裡面,真要分析還真是難用。

解決辦法要嘛像電影法那樣,直接立法要求業者報票房,要嘛就只能跟業者用人情、利益(分析數字優先提供給合作業者)要求提供營業數字。

但提供什麼數字是非常需要講究的,過去產業年鑑用問卷調查,發函給業者,調查資料巨細靡遺,連基本資料都要逐項填寫,以至於回應率偏低。

如果要業者合作,取得對產業分析有意義的數字,最重要的事是要取得老闆同意,授權會計主管每月回報最精簡的三個數字:

  1. 紙書電書營業額
  2. 非書營業額
  3. IP及版權授權營業額

這三個數字如果有變化,那就是產業型態有了變動,需要重新調查是什麼情況正在發生。這些數字不只產業調查重要,對個別業者也有重要意義,分析自己,理解業界都很需要。

請注意,一定要要求老闆授權會計回答這三個數字,這樣才會有最高的回應率,不要單方面寄出調查問卷,那是很難有結果的。

 

##############

我對文策院的創舉非常高興,說的可能太高遠,但難得公部門有意願做產業的基礎建設,我也不怕囉嗦,傾囊相告了。

 

example
季報中分析的新書定價非常精彩,尤其用中位數而不是平均價,更考慮了書價不平均的現實。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少了讀者取得成本的數字(示意圖,Image via 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