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數學拯救出版的痛苦日常?


編輯找到可靠、不需要改稿的譯者,這是你編輯生涯一輩子的工作伙伴,再怎樣花力氣去找都值得你付出。因為一本書的工作成本除了版稅、翻譯、校對、排版、印刷裝訂之外,還包括你的薪水(示意圖;Image via Shutterstock.com)

 

圈內紅出一篇甘苦談,用數學算,辛辛苦苦翻譯十五萬字,一個月實收三萬五,改行作編輯,要拉抬譯稿費,但發行量就這個水準,均攤下來稿費也到了極限。當翻譯的時候收入微薄,當編輯的時候,看著譯者交來有問題的稿子又忍不住要動手修改,效率低落。遲早得從這個行業畢業。

人一陷入自己的思維慣性,很容易就無法掙脫覺得沒出路。但真的沒出路嗎?

這種收入問題其實很容易用簡單的數學思考,突破思維慣性。譬如十五萬字除以三,一個月譯出五萬字,乘以七毛錢,月收入確實是三萬五(現在這數字還得扣二代健保),但五萬字除以二十二個工作日,每日譯稿量實得2,273字,這數字距離正常職業譯者的翻譯量還有兩成半落差。

當然好譯、難譯的稿子相差懸殊,平均來說要吃翻譯這行飯,每個工作日譯出三千字是一個門檻,這樣每個月譯出六萬六千字,乘以七毛錢,是四萬六千二百元。你可以往一字一元目標前進(這需要你的稿子有極高正確率及極佳可讀性),那就大大超過發稿給你的編輯的月俸收入了。

專業譯者除了接書稿作為基載收入之外,還會有急件特案,乃至口譯機會(我認識的譯者還接過遠洋遊輪通譯的差事),增加收入。

我以前還提過,專業譯者應該努力朝擁有譯稿權的方向思考,或者你應該考慮譯稿費只賣斷五年或限制在繁中版本,五年後書若絕版,權利由你收回,萬一有其他出版社或大陸出版社要出新版,你就可以再賣一次譯稿。出版社會不會同意這種合作模式?這個要談,未必就不會同意。如果談成這種模式,你要注意版權頁應該標示譯稿權利是你所有。

總之,譯者要增加收入,是需要多方經營的。

從編輯角度看這個事呢?你接到翻譯狀況百出的譯稿,整個工作就耗在修文改稿的繁瑣過程中,編輯進度慢,譯稿改善程度有限,你熬夜加班還是擋不住老闆緊迫盯人,你覺得自己快要畢業了······這個困境是怎樣造成的?

原因是你不知道怎樣做譯稿品管。

任何產品品管都是從發包之前就開始的。發包前要查廠,開工要盯進度,交貨要驗良率,良率太差就退貨。不可能會有貨都收了才開始一個一個修正不良品的作法,蘋果不會這樣發包他的手機,輝達不會這樣發包他的伺服器,全世界沒有任何外包營運會這樣做事──但這卻是出版業的常態,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人進了出版業,腦子比起開工廠的人就自動降載一半?

台灣編輯很少有人意識到,做翻譯書從找譯者開始就要做品管,用品管的概念去尋找可靠的譯者;就像蘋果找外包廠那樣。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你發包出去的譯者到底可靠不可靠,只憑著同學介紹,有人毛遂自薦,或者他前面出過譯作,就以為此人可以勝任,最後譯出來的東西不能看,那也是剛好而已。

編輯找到可靠、不需要改稿的譯者(你知道這世界真有不需要改稿的譯者吧?),這是你編輯生涯一輩子的工作伙伴,再怎樣花力氣去找都值得你付出。因為一本書的工作成本除了版稅、翻譯、校對、排版、印刷裝訂之外,還包括你的薪水(以及其他管銷),你多花一個月改稿,不只是進度延遲,而是灌在書上的成本也會多出來。

一本十萬字的書現在大約會定到360塊,如果譯稿費八萬元,首刷一千五百冊,均攤起來每本要付53元,占定價的14.8%,再加上你一個月算三萬五的薪水,相當於定價的6.5%,加上國外6%的版稅,光是內容成本就要占到二成七之多──這就是為什麼原生翻譯書越來越少的原因,因為翻譯費本來就貴,再加上沒有做完整品管產生的改稿支出,平均一千五百冊的首刷量就無法負擔如此高昂的成本了。

你應該找到不需要改稿的譯者,付給他更高的翻譯酬勞,這樣你的任務變輕鬆,你出手的書稿品質更好,總體內容成本更便宜,而你的進度還更穩定。這就是前面花合理的預算,總體才會省錢的道理。

做編輯要懂得算算數,才不會把自己困在想像的困境裡動彈不得。

 

example
編輯接到翻譯狀況百出的譯稿,整個工作就耗在修文改稿的繁瑣過程中,編輯進度慢,譯稿改善程度有限(示意圖;Image via 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