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第2期《書評書目》.書評信箱

2021-11-03  丁樹南等 

新書、新片上市,或是餐廳營業第一天後,最在乎的恐怕是書評、影評,以及餐廳評論家的評鑑。

書籍通常附有「讀者回函卡」,或是看完新書後,在博客來購書後,在「會員評鑑」留言,寫下感想。

第2期《書評書目》專闢一個欄目是「書評信箱」,很有意思的是,這些曾寄信到雜誌社的「讀者」,有些本身就是作家,有些是後來成為文壇大老者。

摘錄如下:

❝ ××兄:創刊號編得很好,其中的批評文字當以高全之寫得比較紮實,梅遜的文字過於印象式,這是批評的危機,思兼則引用太多經典,而且開頭就引用「蘭燈大字典」來下定義,不夠嚴肅(字典只是參考工具,不適合引用)恕我直言。──陳芳明,九月七日。❞

❝ ××:你編的《書評書目》很有價值,我決心訂一份,請代訂一下,等開學後再向學生介紹,可惜文化學院夜間部學生專啃舊書,不大注意新書,中大就好多了。──琦君,九月九日。❞

❝ ××兄:謝謝您寄來的《書評書目》,這是本很有意義而且水準頗高的雜誌,從裡面,可以看出您的身影和衣衫,在出版界不景氣的今天,恐怕需要一番勇氣和毅力支持······──邵僩,九月十一日。❞

❝ 編者先生:下面是讀完貴刊創刊號的幾點意見,我是熱心的讀者,當然可以算上一票。① 目錄刊登的方式很好,很便利。② 有份量的書評似乎還應多加幾篇。③ 類似「碧竹談書」這一類的文章最好每期都有一篇。這樣可以使讀者知道「橫」的一面,而不全是有時間性的「縱」的文章。④ 去掉書目,只剩下八十六頁,是否太單薄了?盼望你們加油,千萬不要如「發刊詞」說的「關門大吉」。綜觀目前的出版界,好的雜誌實在少得可憐,我們是一群愛好讀書的年輕人,一定會貢獻出最大的支持力量。現在喜歡看書的人是愈來愈多了,《書評書目》會有前途的,祝福你們,也替你們打氣。 ──讀者黃菊,九月十五日。❞

❝ ××先生:······這一期很可愛,希望繼續辦下去,像這樣的刊物國內和海外都非常需要,我要為你們打氣。──姚一葦,九月二十二日。❞

❝ 編輯先生:暑假在中部一小鎮的書局裡見到九月方出版的一份新雜誌《書評書目》即刻買來一本以先睹為快。像讀小說似的一口氣將全冊讀完,覺得有幾句話想說,今奉上供參考。

首先向貴刊同仁道一聲賀,為了有膽量,有一計劃出這樣一份刊物。數月來全國上下,人心振作,很有一番革新圖強的氣象。《書評書目》的出現,可謂適逢其時,有它應肩負的擔子和應完成的使命;不斷提醒國人,讀書做學問必須認真坦誠,有批判的精神和廣博的見識。……「發刊詞」精簡地說出這這份雙月刊的目標和抱負,這表示編者心中非常重視廣大的讀者群及他們一般的水準······。──房志榮,九月二十四日。❞

 


《書評書目》雜誌的其中一位編者:

陳芳明教授臉書:「燃燈人」這篇詩評,完成於1973年,發表於那年創辦不久的《書評書目》,那時我還是台大歷史研究所的學生,那年25歲。這篇詩評不僅使我認識楊牧,後來他也為我出版生命中的第一本詩評集《鏡子和影子》,甚至書名也是由他取的。謝謝《文訊》編輯,找到這篇早期文字的書影。

那些年的文學雜誌及文學界……

台灣保釣運動.尼克森簽署《上海公報》.現代詩論戰

❶ 歐陽子小說集《秋燕》被部分鄉土文學論批評。
❷ 朱銘創作雕刻《媽祖》
❸ 白先勇《現代文學雜誌》1973年第1次停刊。
❹ 尉天驄與他的雜誌,自從《筆匯》後,還有1966年開始1970結束的《文學季刊》(1968:文學季刊事件)、1973年開始1974年結束的《文季季刊》、1983年開始的《文季文學雙月刊》、1982~1985的《文學雙月刊》。
❺ 《文學季刊》刊載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王禎和《嫁妝一牛車》、陳映真《唐倩的喜劇》等作品。
❻ 《文學雙月刊》刊載黃春明《兩個油漆匠》、王禎和《寂寞紅》
❼ 《文季季刊》刊載黃春明《莎喲娜拉.再見》、王禎和《小林來臺北》。
❽ 林海音先生1967年創辦的《純文學月刊》,1972年2月停刊。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