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法斯特、再見列寧:戰火紛擾中的欲去還留與陽光人性

2022-03-14  吳文智  會員限定 

《貝爾法斯特》呈現1969年南北愛爾蘭決裂的暴動史(劇照:UIP提供)

 

都說以史為鑑,電影戲劇反映社會,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貝爾法斯特》(Belfast)透過童稚眼光,呈現1969年南北愛爾蘭決裂暴動史,移民英格蘭儼然家族難以言喻傷痛決擇。無獨有偶,二十周年經典重映《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描繪東德青年為昏迷母親粉飾柏林圍牆還沒倒塌的假象,但背後所隱藏的也是家人分隔東西的悲劇;對照當今烏克蘭戰火下的流離人民去留,不同時代人類總是面臨相同的命運苦痛。

有莎翁導演美稱的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成長於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自編自導《貝爾法斯特》,重現自己成長於六十年代末所面對的族群暴動的夢魘,但他並未血淋淋批判雙方對立觀點,而是透過九歲主人翁巴迪的純真眼光目睹環境的變遷,前一刻還在扮演屠龍勇士作戰,下一刻就面對真實暴動打鬥,祥和社區因族群衝突而就此豎起柵欄屏障,卻意外成為他童趣生活公轉與自轉的全新軌道。

這種童言敘事有著舉重若輕的浪漫氣質,好比嘲諷二戰納粹《兔嘲男孩》(Jojo Rabbit),就仿若一場繽紛如煙火的彩色嘉年華;不過同樣舉重若輕的《貝爾法斯特》卻反其道而行,全片黑白影像就像小孩眼中是非黑白分明的世界,偶而靈光一現的彩色時刻則是孩子們最愛的各種流行文化:廣播廣告、雷神索爾漫畫(說明肯尼斯.布萊納何以執導漫威《雷神索爾》)、登月新聞報導、電影院看歌舞片與西部······,所以最大夢想是跟班上女同學談戀愛的巴迪,他眼中的暴動打劫就像一場屠龍遊戲家家酒,父母親浪漫擁舞時刻就有如音樂MV,貝爾法斯特更是西部小鎮,父兄聯手對付壞蛋根本是翻版《日正當中》槍手決鬥。

 

九歲男孩巴迪的童年:閱讀《雷神索爾》漫畫(劇照:UIP提供)

 

而在這重重浪漫與詼諧底下,《貝爾法斯特》所暗藏的,其實是當時愛爾蘭貧窮導致家族被迫分隔愛爾蘭與英格蘭的難過不捨,父親長年出差在外導致家中只有母親帶著兩個孩子,還要面對暴動,在他們面前似乎只剩下兩條路:全家留下一起面對貧困難關,或是一起離鄉背井、留下祖母孤獨在故鄉······,被迫失根的痛楚其實才是《貝爾法斯特》底層最沉重的愁緒。

 

電影暗藏困於貧窮的愛爾蘭家庭面臨何去何從的痛苦抉擇(劇照:UIP提供)

 

2003年《再見列寧》是一部探討東西德統一前後庶民際遇的黑色悲喜劇,主角姐弟為了「保護」母親,想盡辦法打造一個完美虛假的東柏林房間,這種無菌室概念其實更接近金凱瑞主演《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與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執導的《地下社會》(Underground)。因為他們建構的完美世界相較於真實世界,其實都極其諷刺,畢竟所謂「保護」並不是受保護者的主動意願,而且阻斷了他們得知世界真相的權利,更何況所謂「完美」只是特定時空的價值定義──尤其你的完美並不是我的完美。

有趣的是,男主角為了保護媽媽,而用「自以為是的善意謊言」創造一個虛假世界,到最後似乎開始陷入「欺人自欺」;詭異的是,媽媽即使後來查覺異狀,卻依然至死都沒打算揭穿兒子為她打造的謊言;最諷刺的是,兒子直到母親病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才得知,竟然母親多年來也一直對他們姐弟說謊,因為要保護他們姐弟而虛構了家庭悲劇故事,簡直是懷錶與銀鍊的體貼謊言版。

 

電影《再見列寧》用體貼謊言呈現親情與家庭悲劇(劇照:海鵬提供)

 

也正是這則體貼謊言構成《再見列寧》最沉重的幕後悲劇,且正好與《貝爾法斯特》形成強烈對比。原來《再見列寧》主角姐弟的父親(也就是他們母親的丈夫)也跟《貝爾法斯特》主角男孩的父親一樣,在國家分裂動亂時有一個攜家投奔西柏林的機會,只是母親在臨行之際卻心生怯意,不僅帶著兒女留下而與丈夫分隔東西柏林兩地,更隱瞞事件始末、隱藏丈夫信件消息,轉而歌頌黨的偉大,讓家族從短暫分離擴大成為親情斷裂亡佚。正是動亂時代下欲去還留的不同抉擇,形成《再見列寧》與《貝爾法斯特》兩個家庭的不同宿命。

附帶一提,對照諸多國際商業大品牌近期聲援烏克蘭而對蘇聯展開制裁,西方資本主義企業在這兩部片也都有著極微妙的形象角色,例如有機洗衣粉在《貝爾法斯特》象徵著他們消費不起的幸福,可口可樂在《再見列寧》是西方消費文化對東德的入侵。品牌真的不只是品牌!

 

example
電影《貝爾法斯特》童言敘事背後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