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故事、夜路、情聖西哈諾──名導重拍心中摯愛的電影經典

2022-03-25  吳文智  會員限定 

史匹柏版本《西城故事》重現了六零年代的紐約(圖片:迪士尼提供)

 

今年(2022)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名單很有趣,出現了幾部在好萊塢影史已成經典名作的名導重拍或翻拍之作,包括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導演《沙丘》(Dune)、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導演《夜路》(Nightmare Alley)、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Allan Spielberg)導演重拍歌舞片《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對照近期上映喬萊特(Joe Wright)導演的重拍音樂劇《情聖西哈諾》(Cyrano),都可以感受大導演們對經典作品有滿滿的崇敬之心,以及作品裡隱隱流露一貫始終著迷的創作元素,有若經典《大國民》(Citizen Kane)男主角死前遺言念念不忘著「ROSEBUD」(玫瑰花蕾)。

 

電影《夜路》中,布萊德.利庫柏飾演騙術超高的渣男(劇照:UIP提供)

 

吉勒摩.戴.托羅導演《夜路》,重拍1947年《玉面情魔》(Nightmare Alley),電影改編自威廉.林賽.格雷沙姆(William Lindsay Gresham)1946年的同名小說。電影標榜當時男神主角泰隆.鮑華(Tyrone Power)的銀幕魅力,刻畫風流渣男周旋三個女人並玩弄她們愛情的慾望奇情故事;吉勒摩.戴.托羅導演版本同樣讓貪婪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周旋年華老去的東妮.克萊蒂(Toni Collette)、清純魯妮.瑪拉(Rooney Mara)、雙面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雖然試圖對照「怪胎」馬戲團的嗜血怪人,以外表正常但內心扭曲的感情怪胎人性「顛覆」舊作,但顯然太過劇場式的華麗演技並未讓《夜路》在表演獎項獲得認同。

雖然深度未若吉勒摩.戴.托羅導演當年橫掃奧斯卡的《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但《夜路》重現四零年代場景、人物造型與黑色氛圍依然搶眼,特別是馬戲團的復古與獵奇,可說是延續他《羊男的迷宮》(El laberinto del fauno)、《地獄怪客》(Hellboy)、《環太平洋》(Pacific Rim)、《水底情深》一貫以風格化美術場景與造型來包裝人物與怪物的黑色手法,不惶多讓怪胎導演提姆波頓。

 

《夜路》重現四零年代馬戲團的復古與獵奇(劇照:UIP提供)

 

丹尼.維勒納夫導演的《沙丘》,重拍1984年大衛.林區導演的《沙丘魔堡》(Dune),原作是科幻神作1965年《沙丘》六部曲,丹尼.維勒納夫導演似乎不再熱愛《蒙特婁校園屠殺事件簿》(Polytechnique)、《烈火焚身》(INCENDIES)、《怒火邊境》(Sicario)緊湊俐落快節奏,反而沉迷於《異星入境》(Arrival)與《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的蒼涼、浩瀚與莊嚴,已然成為他作品的新標記,「史詩美學」可說儼然是電影作品的地下主角,比真正人物角色還重要。

史蒂芬.史匹柏導演《西城故事》,緣起1957年黃金鐵三角音樂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編舞家洛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編劇亞瑟.勞倫斯(Arthur Laurents)的舞台劇院傑作,但成為風迷全球的音樂劇經典卻是因1961年勞勃.懷斯(Robert Wise)導演電影版《西城故事》,當年天后娜妲麗.華(Natalie Wood)所飾演瑪麗亞(Maria),把故事原型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稚愛」詮釋得迷人哀傷又絕望,讓很多人遺憾,但她當年是以《天涯何處無芳草》(Splendor in the Grass)入圍奧斯卡女主角。

很難想像《西城故事》是史匹柏導演夢想重拍已久的第一部歌舞劇電影,在情節及音樂舞蹈內容變動有限下,讓「一見鍾情的稚愛」題材在當今看來有點突兀,並無太多新意。但綜觀《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紫色姊妹花》(The Color Purple)、《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等作品,種族間的愛恨衝突恐怕才是史匹柏始終關愛的議題,這也難怪今昔兩個版本皆身處恨愛衝突中心的角色──嫂嫂安妮塔(Anita)的飾演者都入圍奧斯卡女配角;而史匹柏版本《西城故事》還有一個隱藏主角──六零年代的紐約,劇中驚人地還原重現當時的紐約,讓人想起史匹柏所監製的奇幻片《鬼使神差》在紐約城區鬼斧神工蓋樓房。

 

種族間的愛恨衝突恐怕才是史匹柏始終關愛的議題(《西城故事》劇照:迪士尼提供)

 

必須說,好萊塢的製作硬實力是這幾位作者型商業導演肆意揮灑的本錢,不同層面的高質感累積而成的電影作品,既細膩精緻又富影像魅力,所以絲毫不意外《夜路》、《沙丘》、《西城故事》三部片同時入圍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攝影及最佳服裝設計這三項幕後團隊技術獎項,這亦成為他們入圍最佳影片的本錢。(當然《沙丘》還入圍更多其他技術獎。)

而由英、美及加拿大合拍的音樂劇電影《情聖西哈諾》(喬.萊特執導),改編自2018年的同名音樂舞台劇,論淵源,還可追溯自1990年傑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dieu)的《大鼻子情聖》(Cyrano de Bergerac)、1987年史提夫馬丁《愛上羅珊》(Roxanne),以及法國劇作家艾德蒙.羅斯丹(Edmond Rostand)的1897年劇本《大鼻子情聖》;同樣珠玉在前,可惜的是,卻只有美術場景與服裝造型在英美奧斯卡受到肯定。

 

音樂劇電影《情聖西哈諾》美術場景與服裝造型在英美奧斯卡受到肯定(劇照:UIP提供)

 

喬.萊特導演確實也擅長以華麗機關布景展現復古舞台場景,尤其是《情聖西哈諾》帶點超現實的大型群舞結合了攝影機運動調度,把地中海風光變成魔幻劇場舞台,不禁令人想起他之前改編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攝影棚布的神奇變幻組合;而《情聖西哈諾》對情愛糾葛黑暗面的挖掘,也令人想起他改編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以及伊恩.麥克伊旺(Ian McEwan)的《贖罪》(Atonement)。

 

喬.萊特導演挑釁膚色與建全肢體,請《冰與火之歌》「小惡魔」詮釋侏儒版西哈諾(劇照:UIP提供)

 

因為喬.萊特導演選角安排時就刻意顛覆傳統,舊作《大鼻子情聖》或《愛上羅珊》都只是讓白人男主角戴上大鼻子,傳達「哪個姐兒不愛俏」的女性看臉戀愛觀(某種程度上,《歌劇魅影》也是類似概念),但「人不可貌相」在《情聖西哈諾》卻激進演變,挑釁膚色與建全肢體,乾脆請《冰與火之歌》「小惡魔」詮釋侏儒版西哈諾,而他的競爭對手克里斯汀(Christian)則是黑人男帥哥,甚至把女主角形塑成拜金愛帥的綠茶俵,愛錢要肉體又要靈魂,確實大膽殘酷且驚世駭俗。

 

 

example
史蒂芬.史匹柏音樂劇電影《西城故事》劇照(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