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了八世紀的暢銷書:馬可波羅《世界之描繪》新譯本(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2016)

2021-10-01  經典新譯  蘇逸婷 

穆爾、伯希和百衲本(1938):正文中增補的部分以斜體字標示,外邊附上抄本縮寫供對照。來源:Internet Archive, https://reurl.cc/DZZOEQ

提到馬可波羅你會想到什麼?遊記、亞洲、中國、元朝、忽必烈?馬可波羅有沒有親自來過中國?因遊記的手稿早已佚失,現今流傳的種種版本到底哪些最接近原稿?遊記的執筆者魯斯特謙羅是否誇大了馬可波羅的東方經歷?就算沒讀過原作,至少你也聽過或看過改編的童話版(好比沒讀過《格列佛遊記》,至少也聽過小人國),印象中他是「來過中國的義大利商人」。或者你還有印象,在九〇年代港片《摩登如來神掌》裡元朝公主(王祖賢飾)教過馬可波羅做義大利麵和披薩。

對於西方讀者,這本書似乎有截然不同的魅力,因為它描述了一個西方未知的世界,一個充滿奇幻異色的神秘國度,在那裡讀者可以觀看他想注目的外域景色,尋求他想搜找的答案,進一步滿足他對認知事物的渴望。雖說在波羅一行人之前,已有至少一批歐洲人曾出使中國,但透過遊記的敘述可知,「馬可波羅是首位大家熟知遊歷整個中國的西方人,亦是首位把東方多樣種族、習俗、宗教與生物物種介紹給西方世界的旅行家。在他之前,沒有一位旅行家留下如此豐富詳盡的東方紀錄。」(Cliff xv)這本如亞洲旅遊指南的遊記甚至攫取了哥倫布的目光,他在書中的註記與眉批,說明對東方描述的高度興趣,特別是那些可供貿易買賣的貨品(史景遷在《大汗之國》對此有詳細生動的描述)。

馬可波羅的遊記仍傳頌至今,不同版本和譯本隨不同時代讀者的需求相繼問世。以英語世界為例,十九世紀分別有馬斯登(W. Marsden)和玉爾(Yule)的譯本,二十世紀則有玉爾與柯迪耶(H. Cordier)合撰的評註本、穆爾與伯希和(Moule & Pelliot)合編的大部頭百衲本、拉森(R. Latham)、萊特(T. Wright)、史密瑟(P. Smethurst)的英譯。近幾年又出版了歷史學家克里夫(N. Cliff)、古法文學者木下(S. Kinoshita)的全譯本,就這兩種當代譯本來說,克里夫按拉森本的章節架構編譯,參考穆伯百衲本的做法把其他重要的抄本段落增補至正文,但他應有重新考證過這些句子的來源,不像穆伯本幾乎將現存的抄本都納入正文,讓大量版本考證的資訊充塞頁面。克里夫本亦考慮到閱讀友善,在編排書籍上將手抄本的縮寫移至附錄,提供需要查找的讀者參照。

相較偏重考訂整理的克里夫本,木下本則強調在現代讀者面前重現馬可波羅遊記的原汁原味,並試圖在忠實與流暢之間取得平衡。首先,木下於其〈翻譯原則〉指出此譯本的底本為F,由F的書寫語言「Franco-Italian」(古法文的分支)直譯為現代英語,此譯本之所以名為「世界之描繪」,就是由F的標題Devisement du monde而來。其次,木下刻意譯出原著中經常重複的字句,她認為這些「重複」的手法其實是古法文書寫作品中常見的模式,其功能在強調文本關注的主題,和我們現代人會用同義詞、改寫「重複」詞彙和語句的迴避方式有明顯出入。

木下也主張保留執筆者魯斯特謙羅在底稿使用的原語彙,以此凸顯中世紀作家常根據物品基本功能來描述事物的直接說法,例如,船上有「房間」,而非「船艙」,或用「指甲」來形容短吻鱷的「爪子」等。值得一提的是,木下忠實地譯岀作品中疑似執筆者魯斯特謙羅敘事的第一人稱口吻,像是最常見的這句:「我跟你說⋯⋯」,其他類似的句子還有「我該告訴你什麼?」、「為何要對你說這麼長的故事?」等。譯者認為從這類用語可窺見這部抄本有相當顯著且一貫的行文風格,如此貼近原文的翻譯不僅為了表現出十三世紀散文書寫的敘事特徵,她也提到這種說書人口吻介入故事的文學手法在其他同時代的騎士傳奇中屢見不鮮,包括魯斯特謙羅自己的其他騎士文學作品(是的,魯斯特謙羅還有另一個身份:騎士傳奇作家)。

另一方面,比起重視考訂的評註本,木下本較適合一般讀者閱讀,扼要的頁下注不至於干擾讀者,大多是在說明專有名詞的譯法和古今地理上概念的差別,或是執筆者提到的哪些故事情節與同時期文學作品相似等。此外,也附上一手及相關研究的書目讓讀者查閱。

 

(左)克里夫譯本(2015):封面。保留拉森本的譯名「The Travels」與章節架構,簡化穆伯百衲本,讓讀者在享受故事之餘,也能認識複雜的遊記手稿傳統。來源:Penguin Random House, https://reurl.cc/XllQ00。(右)木下新譯本(2016):封面。古法文學者木下力圖為讀者呈現遊記原始的樣貌,用英文譯出底本F,不補充其他抄本增刪的資訊,有別於上述幾種強調評註的譯本。來源:Hackett, https://reurl.cc/r11YeO

 

六〇年代,臺灣商務印書館曾出版過學者馮承鈞翻譯的遊記,可說是目前臺灣能見度最高的中文全譯本。馮譯本既文言又古雅,加上為數不少的注釋與其他抄本的增補,與現代的閱讀習慣有時代上的落差。馮譯本為當時華語讀者展示了馬可波羅觀看東方世界的模樣,現在的我們又是如何理解馬可波羅,甚至西方人一開始觀看亞洲的心態?期待不久的將來也會有一部適合現代華語讀者閱讀的馬可波羅遊記中譯問世。


參考資料

  • Cliff, Nigel. "Introduction." In The Travels. London: Penguin, 2015. 
  • Polo, Marco. The Travels.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Nigel Cliff. London: Penguin, 2015.
  • ---.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Annotations, by Sharon Kinoshita. Indianapolis: Hackett, 2016.  
  • 史景遷、林熙強譯。《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
  • 沙海昂編、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example
有哥倫布筆記的拉丁文版馬可波羅遊記(十五世紀):史景遷如此描述這頁筆記上的手指圖案:「那是歇息在叢雲或是浪濤上的一隻手,所有手指緊握,只有頂端的食指直伸,炫人眼目,指向那段在書頁上撩撥它的文字。」(40) 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olombusNotesToMarcoPolo.jpg